字好书
两处

《两处》

时间: 2025-05-07 10:02:39

诗句

楼上澹山横,楼前沟水清。

怜山又怜水,两处总牵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2:39

原文展示:

楼上澹山横,楼前沟水清。
怜山又怜水,两处总牵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楼上青山横亘,楼前溪水清澈的景象。作者对山水的情感深厚,既怜惜山的美丽,又眷恋水的清澈,两处景致都让人心生牵挂。

注释:

  • :清淡、宁静的样子。
  • 牵情:指心中对某事物产生深厚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其山水意象在唐诗中常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偓(约834年-约884年),唐代诗人,以擅长山水诗而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盛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两处》是一首简洁而深刻的诗作,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楼上澹山横”,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景,暗示了山的稳重与持久;而“楼前沟水清”则呈现出水的灵动与清澈,形成了山水的鲜明对比。整首诗在平静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依恋。诗中“怜山又怜水”二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既爱慕宁静的山,又眷恋清澈的水,显示出山水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最后一句“两处总牵情”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自然的美景对心灵的牵引与吸引。通过这种对比与统一,诗人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楼上澹山横”:意指楼上远处的山显得清淡而横亘,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 “楼前沟水清”:描述楼前的小沟水流得清澈见底,展现出自然的清新。
    • “怜山又怜水”: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切怜惜。
    • “两处总牵情”:强调了对这两种自然景象的共同牵挂与情感寄托。
  •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句和第二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山与水的描写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这种自然景观对人情感的深远影响,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稳重、宁静与持久,承载着诗人的深情。
  • :象征着灵动、清澈与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怜山又怜水”意指什么?

    • A. 只爱山
    • B. 只爱水
    • C. 同时爱山与水
    • D. 不爱山水
  2. “楼上澹山横”中的“澹”字最接近的意思是什么?

    • A. 浓烈
    • B. 清淡
    • C. 雄伟
    • D. 高大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样通过山水描绘抒发情感,但更侧重于壮阔的气势;而韩偓的《两处》则更为细腻,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词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夏侯校书审 咏晓 夏花明 有所思 对芳尊 答畅校书当 广陵行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乌引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慌作一团 片字旁的字 包含亏的成语 推之四海而皆准 橘中戏 牢忧 都城 审时定势 灵心巧手 排队论 西字头的字 克字旁的字 甘言美语 肝结尾的成语 累累如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