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9:27
《写怀二首 其一》
作者:杜甫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
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
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
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
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
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
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
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
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生活在天地之间,何处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人们逐渐趋向竞争,走向世俗的羁绊。无论贫富贵贱,皆有悲伤;即使是万古的骸骨,邻里之间仍旧互相唱歌哭泣。作者自喻为鄙夫,虽然在巫峡生活了三年,却感觉时光如转烛般飞逝。他甘愿留在此地,忘却名利、荣辱。每天的早班和晚班,收成的粮食只够糊口。东边的石城编蓬,北谷采药,心志在霜雪之间,不必追求繁茂的绿意。生活并非由他人安排,曾经孤独生活的日子,让他明白了人生的曲直。达人的心志如弦般直,而小人的心思却如钩般弯曲。曲直我不知,只是在阳光下等待樵夫和牧人归来。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困苦,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苦难的诗歌。该诗创作于他流亡时期,表达了对人生苦短、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荣辱名利的淡泊态度。
《写怀二首 其一》展现了杜甫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揭示了人们在名利与生存之间的挣扎。开篇两句以“劳生共乾坤”引出对人生的思考,接着通过“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强调人类在生活的普遍痛苦中无差别的遭遇,展现了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悲悯。
杜甫在诗中自谦为“鄙夫”,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无奈与悲哀。他甘于留滞于巫峡,表明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愿意忘却荣辱,安于平淡。诗的最后几句则通过对比达士和小人的心境,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人性的思考,读来令人感触良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无常、对社会风俗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杜甫在诗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了人类共同的悲苦,并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沧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无贵贱不悲”,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只有贫穷才悲哀
B. 无论贵贱皆有悲伤
C. 只有富人才能快乐
D. 无人关心悲伤
杜甫在诗中自称为“鄙夫”,这种自谦的表达主要是为了:
A. 吹嘘自己的才华
B. 表达对平凡生活的认同
C. 让别人同情自己
D. 显示自己的谦逊
诗中提到“曲直我不知”,这里的“曲直”主要指:
A. 生活的复杂与简单
B. 人际关系的真伪
C. 道德的标准
D. 自然的规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