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应天长

《应天长》

时间: 2025-05-04 03:34:31

诗句

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袴.垂交带,盘鹦鹉, 袅袅翠翘移玉步¤

背人匀檀注,慢转娇波偷觑。

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1

原文展示:

瑟瑟罗裙金线缕,
轻透鹅黄香画袴。
垂交带,盘鹦鹉,
袅袅翠翘移玉步。
背人匀檀注,
慢转娇波偷觑。
敛黛春情暗许,
倚屏慵不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身着轻盈的罗裙,裙上缠绕着金色线条,透出鹅黄色的香气,画有精美的袴带。她轻轻垂下的带子、盘绕的鹦鹉,伴随着她优雅的步伐,像翠色的翘翅轻盈摇曳。她在背后轻轻洒下的檀香,缓慢地转动着娇媚的身姿,偷偷地打量着周围。她收敛春日的情感,倚靠着屏风,懒散地不发一语。

注释:

字词注释:

  1. 瑟瑟:形容轻柔的样子,通常指衣物的轻盈。
  2. 罗裙:一种轻薄的裙子,通常用轻柔的丝绸或纱制成。
  3. 金线缕:金色的线条,形容裙子上的装饰。
  4. 鹅黄:淡黄的颜色,像鹅的羽毛。
  5. 垂交带:裙子上垂下的装饰带。
  6. 盘鹦鹉:指鹦鹉的姿态,形容优雅。
  7. 袅袅:轻轻摇动,形容动作柔和。
  8. 匀檀注:均匀地洒下檀香,檀香指香料的一种。
  9. 慢转娇波:缓缓转动,形容女子的动作如波浪般柔美。
  10. 敛黛春情:收敛眉黛,暗含春日的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女性的形象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常常表现对女性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创作背景: 《应天长》成诗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风气开放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反映了当时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应天长》是一首融汇了美丽形象与细腻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女子服饰、动作的描绘,展现了她的优雅与妩媚。开头两句“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袴”,如画般的细腻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暖阳下,感受到那轻盈的裙摆与淡淡的香气。接下来的“垂交带,盘鹦鹉”,更是将女子的优雅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仿佛她是一位从画中走出的仙子。

在后半部分,女子的动作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她“背人匀檀注,慢转娇波偷觑”,不仅展现了她的美丽,更透出一丝调皮与神秘。收尾的“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内敛的情感,似乎她在思索些什么,心中暗藏着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

整首诗在描写中透着一种静谧的美感,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营造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女性形象,展现出唐代女子的柔美与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瑟瑟罗裙金线缕:描述女子的裙子轻盈而华丽,金线缕是装饰,体现出她的高雅。
  2. 轻透鹅黄香画袴:裙子透出鹅黄的色彩,带着香气,展示出女子的青春气息。
  3. 垂交带,盘鹦鹉:裙带自然垂下,鹦鹉的姿态盘旋,象征女子的灵动与自由。
  4. 袅袅翠翘移玉步:女子的动作轻盈,像翠色的翅膀一样优雅,展现出她的美丽和灵性。
  5. 背人匀檀注:她在背后轻轻洒下檀香,环境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营造出一种浪漫氛围。
  6. 慢转娇波偷觑:缓慢转动的姿态如波浪般柔美,暗示她在偷偷观察周围。
  7. 敛黛春情暗许:她收敛了眉黛,暗藏春日的情愫,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变化。
  8. 倚屏慵不语:倚靠在屏风上,显得懒散而优雅,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慢转娇波”将女子的动作比作波浪,形象生动。
  • 拟人:如“袅袅翠翘”赋予了动作以生命,增加了诗句的动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罗裙:象征轻盈与柔美。
  2. 金线:代表华贵与精致。
  3. 鹅黄:象征青春与活力。
  4. 鹦鹉:象征灵动与优雅。
  5. 檀香:象征浪漫与神秘。
  6. 屏风:隐喻内心的秘密与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女子穿着什么颜色的裙子?

    • A. 红色
    • B. 鹅黄
    • C. 蓝色
  2. “背人匀檀注”中的“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香料
    • B. 一种花
    • C. 一种水果
  3. 诗中女子的动作被比喻为什么?

    • A. 云朵
    • B. 波浪
    • C. 叶子

答案:

  1. B. 鹅黄
  2. A. 一种香料
  3. B. 波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丽人行》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应天长》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美,但后者更多的是对酒的沉醉与孤独的思考,而《应天长》则更侧重于女性的身姿与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情感体现上各有千秋,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猛虎行 秋字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春雪 送王含秀才序 李花二首 赠贾岛(以下二首见《万首绝句》)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古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景不常 矛字旁的字 谈笑自如 辵字旁的字 天中天 博览古今 徂两 包含沁的词语有哪些 毛骨竦然 閠字旁的字 二一添作五 纯一 贴赠 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虎口残生 一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