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3:31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泛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狂风和乌云嫉妒那美丽的明月,愤怒地飞翔在千里之外,带来黑暗。可是明月对此并不生气,何必污损她的洁白呢?这里有被贬的仙人,举杯共饮,三位朋友相聚。今夜偶然不见,心中泛起涟漪,思念那送风的伯者。不要再来烦扰风伯,他也容易消失无踪。稍微支着头静待片刻,寒冷的天空中已无踪迹。明亮的金盘高悬,独自照耀着一片碧空。玉绳的光辉黯淡无光,玉露洗净了秋色。宽广的玻璃酒盏,和着月光流入我的胸怀。希望我能永远延续这样的时光,约你成为生死之交。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散文、诗词和词作著称。他的作品风格多变,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
《妒佳月》大概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人在此时饱受生活困扰,但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明月成为他寄托情感的对象,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思考和积极应对的态度。
《妒佳月》透过明月与狂云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动荡。开篇即以“狂云妒佳月”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情感,如同人们对他人美好事物的妒忌。佳月的“不嗔”则展示了明月的宽容与淡然,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豁达。
诗中提到的“谪仙人”即指自己,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思考。与友共饮,虽因偶然而未能相见,仍能感受到友情的存在。此处的“思念”与“泛澜”形象生动,渗透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
“寒空净无迹”,表现了夜空的清澈与冷寂,与接下来的“粲粲黄金盘”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明月的光辉。诗中描绘的月色与清饮,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以明月为主线,结合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豁达与从容。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和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与淡泊的心态。通过描绘明月与狂云,反映出内心的平静与对友谊的珍重。
“狂云妒佳月”中的“妒”字意思是:
A. 喜爱
B. 嫉妒
C. 欣赏
D. 保护
诗中提到的“谪仙人”指的是:
A. 朋友
B. 自己
C. 明月
D. 风伯
“支颐少待之”的意思是:
A. 辱骂他人
B. 静待片刻
C. 立刻离去
D. 向他人求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