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郡斋水阁闲书·采莲

《郡斋水阁闲书·采莲》

时间: 2025-04-30 20:47:11

诗句

岸帻客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

桂楫兰桡甚处,莲花荷叶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7:11

原文展示:

岸帻客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桂楫兰桡甚处,莲花荷叶无穷。

白话文翻译:

头戴头巾的客人站在桥上,裙摆溅湿的人在湖中。桂木做的桨、兰木做的桨在哪里,莲花和荷叶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

  • 岸帻:头巾的一种,这里指戴着头巾的人。
  • 溅裙:指裙摆被水溅湿。
  • 桂楫兰桡:桂木和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泛指精美的船桨。
  • 无穷:没有尽头,形容莲花和荷叶的茂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上采莲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文同在某个宁静的夏日,观赏湖上采莲景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湖上采莲的宁静画面。首句“岸帻客来桥上”,通过“岸帻”这一细节,刻画了一位文雅的客人站在桥上观赏湖景的形象。次句“溅裙人在湖中”,则生动地描绘了湖中采莲女子的活动,裙摆被水溅湿,显得生动活泼。后两句“桂楫兰桡甚处,莲花荷叶无穷”,通过对船桨和莲叶的描写,展现了湖面的广阔和莲花的繁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岸帻客来桥上”:这句诗通过“岸帻”这一细节,刻画了一位文雅的客人站在桥上观赏湖景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溅裙人在湖中”: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湖中采莲女子的活动,裙摆被水溅湿,显得生动活泼,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桂楫兰桡甚处”:这句诗通过对船桨的描写,暗示了湖上有人划船,但具体位置不详,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莲花荷叶无穷”:这句诗通过对莲叶的描写,展现了湖面的广阔和莲花的繁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溅裙”这一拟人化的描写,使采莲女子的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岸帻”与“溅裙”,“桥上”与“湖中”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上采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岸帻:象征文雅的客人。
  • 溅裙:象征湖中采莲女子的生动形象。
  • 桂楫兰桡:象征精美的船桨。
  • 莲花荷叶:象征湖面的广阔和莲花的繁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岸帻”指的是什么? A. 头巾 B. 帽子 C. 鞋子 D. 衣服

  2. 诗中“溅裙”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湖中采莲 B. 桥上行走 C. 岸边洗衣 D. 船上划桨

  3. 诗中“桂楫兰桡”指的是什么? A. 船桨 B. 船帆 C. 船身 D. 船锚

  4. 诗中“莲花荷叶无穷”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湖面广阔 B. 莲花繁茂 C. 荷叶茂盛 D. 湖水清澈

答案: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万里的《小池》:描绘了小池边的静谧景象,与文同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自然意境。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绘湖上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郡斋水阁闲书·采莲》与杨万里的《小池》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文同的诗更注重人物的活动,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景物的静态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其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相关查询

古意 其十二 归来 送齐文韶归东阿 京师归别业 寄瓢斋 郊居(三首) 醉后口号二首 咏池上芭蕉 书寓所壁 陪杨廉夫登朱泾法忍寺阁次壁间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魂丧魄 十步芳草 一根筋 巾字旁的字 瞻云望日 一顾倾城 毛举缕析 丶字旁的字 上下其手 支字旁的字 神出鬼没 入字旁的字 揎拳裸手 采字头的字 包含煤的词语有哪些 缌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