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剧孟

《杂咏一百首·剧孟》

时间: 2025-05-02 11:00:44

诗句

向令从七国,是自列陪臣。

太尉空称赏,非知剧孟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0:44

原文展示:

向令从七国,是自列陪臣。
太尉空称赏,非知剧孟人。

白话文翻译:

如果让你从七个国家中选择,那你自然而然就会成为陪臣。太尉空口称赞你,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剧孟这个人。

注释:

  • 向令:如果让你。
  • 七国:指的是古代的七个国家,可能隐喻较为复杂的政治环境。
  • 陪臣:指的是陪同的臣子,地位较低,非核心人物。
  • 太尉:古代最高军事官职,地位显赫。
  • 称赏:表扬、赞赏。
  • 非知:并不了解。

典故解析:

“剧孟”指的是剧孟这个历史人物,剧孟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谋士,以智谋而著称。诗中提到的“太尉”可能暗指对某种权力的象征,表明即使被称赞,实际上对真正有才华的人的了解和认可并不充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白洲,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广泛,重视情感表达,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那个时代政治动荡,士人的抱负与现实之间常常存在矛盾。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才能得不到应有重视的无奈与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忽视的感叹。前两句“向令从七国,是自列陪臣”不仅展示了剧孟的才能被低估的现实,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诗中提到的“太尉”,虽然地位高贵,却无法识别真正的人才,这种讽刺使整首诗更具深意。诗人通过对剧孟的提及,反映出对那些才华横溢但未被重用者的惋惜,表现了士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全诗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令从七国:即使让你选择,从七个国家中也只能成为陪臣,表现出对人才处境的不满。
  2. 是自列陪臣:说明即使选择了,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陪衬的地位,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不重视。
  3. 太尉空称赏:太尉的称赞并没有实际意义,反而让人觉得空洞。
  4. 非知剧孟人:太尉并不了解剧孟的真实才能,表现出对社会的讽刺和对人才的忽视。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太尉”与“剧孟”进行对比,突显出社会对真正人才的无视。
  • 讽刺:通过“称赏”与“非知”形成鲜明对比,批判空洞的赞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才华被忽视的惋惜与无奈,同时也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七国:象征着纷繁复杂的政治环境,也隐喻对人才的竞争与选择。
  2. 陪臣:象征被忽视的才能与理想,反映出社会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太尉”是什么身份? A. 文人
    B. 军事官员
    C. 君王
    D. 商人

  2. 填空题:诗中的“向令从七国”表达了对__的无奈。

  3. 判断题:诗人认为太尉真正了解剧孟的才能。
    是 / 否

答案:

  1. B
  2. 人才被忽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离骚》与刘克庄的诗都有对人才与理想追求的深刻反思,但前者更多表达个人的遭遇与情感,而后者则更集中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粹讲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柳絮风轻 如梦令 送董元达 采桑子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千秋岁·咏夏景 赠黄平倩编修 戊戌初度 其四 戊戌初度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赍的成语 陌路相逢 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蹚道 商业资本 包含夙的词语有哪些 海纳百川 疋字旁的字 熠熠生辉 脑库 托凤攀龙 衣带之水 北辕适粤 血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交横绸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