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26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我曾和山中的老翁在一起喝酒,那时霜降的天里,白菊花环绕在台阶旁。
十年来,埋在泉下的人无人问津,今天在九日这个节日的酒樽前,我却有许多思绪。
我不学汉朝的官员种植苜蓿,反而让楚地的客人吟咏江蓠。
你的官职贵重,骑马出行,我无缘再去东阁一窥。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其诗风细腻、情感丰富,于唐诗中独树一帜,以隐晦而含蓄的风格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九日》写于重阳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曾经友人的怀念。在这个象征着团圆与思念的节日,诗人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九日》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在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日景象:霜天与白菊构成了一幅凄清而美丽的画面,仿佛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接着,诗人用“十年泉下无人问”来表达对已逝友人的哀思,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重阳节本是一个庆祝的日子,但诗人在酒樽前的“有所思”却让人感受到一丝沉重。紧接着,诗人对比了汉朝官员的安逸与楚地客人的吟咏,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渴望。最后,诗人提到对方的地位与自己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无法再重温昔日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景、对人的描写,层层深入,展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对友谊、理想与现实的复杂情感,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既有惆怅又有对理想的追求。
《九日》中的“山翁”指的是谁?
A. 山中的隐士
B. 诗人自己
C. 汉朝官员
D. 楚地客人
“十年泉下无人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理想的追求
“九日樽前有所思”中“樽前”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桌子
C. 朋友
D. 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