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21
檀槽一抹广陵春,
定子初开睡脸新。
却笑吃虚隋炀帝,
破家亡国为何人。
广陵的春天刚刚开始,檀槽上轻轻一抹,定子花也初次绽放,仿佛刚刚醒来的面容。而我却忍不住笑,讥讽隋炀帝的虚无,究竟是谁导致了他的家破国亡?
李商隐(约812-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写情诗和咏史诗,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历史兴亡,风格婉约含蓄,常用隐喻和象征,形成独特的“李商隐风格”。
《定子》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正值隋朝灭亡的历史余晖,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感慨历史的兴衰,反映出对隋炀帝的嘲讽和对历史轮回的思考。
李商隐的《定子》是一首在春天背景下进行的咏史之作,诗中通过描写春光和花开的情景,引出对隋炀帝的批判。这首诗的意象鲜明,情感复杂。开篇通过“檀槽一抹广陵春”,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然而,接下来的“定子初开睡脸新”,则把春天的美好与“睡脸新”的恬静结合起来,暗示着一种新的开始,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而后两句中,李商隐则转向历史,提及“隋炀帝”的失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轻松的口吻“却笑吃虚隋炀帝”,却又不无讽刺地揭示了他家破国亡的原因。通过对比春天的美景与隋炀帝的悲惨结局,李商隐在诗中展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无奈与思考。诗中不仅有景,更有情,既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也引发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以及对隋炀帝奢华而亡国命运的讽刺。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与历史的沉痛,诗人表达了对命运和历史轮回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檀槽”是什么?
隋炀帝的命运是什么?
诗中“定子”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