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时间: 2025-04-23 22:30:43

诗句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0:43

原文展示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李商隐 〔唐代〕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权力的斗争。九服归元,意味着天下归于统一,三灵(指天、地、人三才)在变化中应运而生。究竟最初的那些人,何以自取屈辱而被诛杀?有谁能在车前哭泣,只因在朝廷劳碌奔波?何以奏折上报的事物,竟是对萑苻(指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的灭绝?证据和符书密切相连,辞章则直接关乎性命。最终因为尊重汉朝的宰相,未能早早分辨出胡人(指外族统治者)的阴谋。鬼神的符咒分裂了朝堂,战火照耀着都城,谁敢说能忍受悲痛哭泣,未免要怨恨那冗长的炉灶。丹陛(指皇帝)仍在奏乐,彤庭(指朝廷)却一片战火。临危之际对卢植(古代名将)反思,才悔恨当初用庞萌(指庞统)。御器收回前殿,士兵在城墙后退却。苍黄五色的棒子遮蔽了阳光的生机。古时有清君侧的故事,如今却缺乏老成之士。虽然有清白之心,但这一举动却太过无名。谁能闭上冤屈的双眼,宁愿吞下绝望的声音。最近听闻开寿宴,仍不废除咸英。

注释

  • 九服:古代指中国古代的九个地区,象征统一。
  • 三灵:指天、地、人三才。
  • 屈牦诛:指屈辱与被杀的悲惨命运。
  • 萑苻:指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
  • 符书:古代的文书、证据。
  • 尊汉相:尊重汉朝的宰相,指对汉朝的忠诚。
  • 鬼箓:指鬼神的符咒。
  • 丹陛:指皇帝的御座。
  • 彤庭:指朝廷。
  • 卢植:历史上著名的将领。
  • 庞萌:指庞统,历史上著名的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风独特,常运用典故和隐喻,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政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朝末期,当时朝政腐败,权臣专权,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回顾历史变迁,表达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李商隐对政治的敏感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的“九服归元化”可以看作是对理想统一局面的向往,而“自取屈牦诛”则揭示了权臣和外族对国家的威胁与伤害。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借鉴,表达了对当下政治的失望与无奈。诗中所描绘的悲痛与挣扎,正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真实写照。

诗人以“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表现了朝廷的混乱与外敌的威胁,显示出诗人在历史面前的深刻危机感。末尾提及的“宁吞欲绝声”,则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强烈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在用词上层层递进,情感上愈发浓烈,显示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服归元化: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期望。
  2. 三灵叶睿图:强调天、地、人三才的重要性。
  3.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质疑历史中自毁前程的人。
  4.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描绘朝廷中人的辛劳与无奈。
  5.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表现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恐惧。
  6.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强调文书与生命的紧密联系。
  7.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对汉朝忠诚却未能识别外敌。
  8.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描绘朝廷混乱与外敌威胁。
  9.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表达对时局的不满。
  10.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对皇帝与朝廷的讽刺。
  11.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反思用人不当的后果。
  12.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描绘士兵的退却与无能。
  13.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隐喻压制了希望的生机。
  14.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对当下无能的感慨。
  15.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强调清白心灵的艰难。
  16.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表达对冤屈的无奈与痛苦。
  17.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最后提及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鬼箓分朝部”,比喻权力的分裂与混乱。
  • 对仗:如“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次疑问句的排比,强调诗人的无奈与愤懑。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国家的渴望,流露出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服:象征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 三灵:代表天、地、人,强调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 鬼箓:象征权力斗争的复杂与混乱。
  • 苍黄五色棒:隐喻社会中对生命力的压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商隐的《有感二首》是在哪个朝代创作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九服”指代什么?
    A. 九个地区
    B. 九种乐器
    C. 九个文人

  3. 诗中“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表达了什么情绪?
    A. 对皇帝的赞美
    B. 对朝廷混乱的讽刺
    C. 对战争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商隐《有感二首》杜甫《春望》: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政治动荡的感慨,但李商隐侧重于历史的反思和个人的无奈,而杜甫则更加关注时局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李商隐诗集》
  3.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游冲虚观 永叔示及圣俞酬答因奉和寄圣俞 饮薛老亭晚归 忆第 移居转运宇别小栏花木 一百五日开千叶间金 夜雨病中 雪中不见女几山 序宾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艮字旁的字 燕颔虎颈 宝盖头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损折 朝夕不保 革字旁的字 老鼠尾巴 寄宿 帝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独出己见 叽哩哇啦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車字旁的字 别称 遭时不偶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