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6:11
原文展示:
赠卜者魏易斋 谢枋得 〔宋代〕 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 白玉五城人可到,黄金一鼎道无穷。 先生救世心衣苦,后派多才命必通。 魏本大名名易显,子明且为筮江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伯阳曾经著有《易参同契》,掌握了阴阳变化的极致。白玉般的五城之地人们可以到达,黄金铸成的鼎中蕴含着无穷的道。先生您救世的心愿如同衣衫般苦涩,但后继者多才,命运必定通达。魏姓本是大名,名声容易显扬,子明您将继续在江东进行卜筮。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道家思想和人生哲理。此诗赠予卜者魏易斋,表达对其道学修养和卜筮才能的赞赏。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魏易斋进行卜筮或讲道时所作,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其的敬仰和对其道学传承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魏易斋道学修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其传承的期待。诗中“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一句,既表达了对老子道学成就的敬仰,也暗示了魏易斋在道学上的深厚造诣。“白玉五城人可到,黄金一鼎道无穷”则进一步以仙境和修炼境界作比,强调道学的深远和无穷。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魏易斋的赞赏和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道学传承的重视和对后继者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魏易斋道学修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其传承的期待,强调道学的深远和无穷,以及对后继者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伯阳”指的是谁?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孟子
“白玉五城”在诗中比喻什么? A. 仙境 B. 宫殿 C. 城市 D. 山川
诗的最后一句“子明且为筮江东”中的“子明”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魏易斋 C. 老子 D. 庄子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