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哨遍(括兰亭记)

《哨遍(括兰亭记)》

时间: 2025-05-10 07:48:28

诗句

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

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

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

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

念人生相与放形骸。

或一室晤言襟抱开。

静躁虽殊,当其可欣,不知老至。

然倦复何之。

情随事改悲相系。

俯仰间遗迹,往往俱成陈矣。

况约境变迁,终期于尽,修龄短景都能几。

谩古换今移,时消物化,痛哉莫大生死。

每临文吊往一兴嗟。

亦自悼不能喻于怀。

算彭殇、妄虚均尔。

今之视昔如契,后视今犹昔。

故聊叙录时人所述,慨想世殊事异。

后之来者览斯文,将悠然、有感于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8:28

原文展示:

哨遍(括兰亭记)
作者:吴潜 〔宋代〕

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念人生相与放形骸。或一室晤言襟抱开。静躁虽殊,当其可欣,不知老至。然倦复何之。情随事改悲相系。俯仰间遗迹,往往俱成陈矣。况约境变迁,终期于尽,修龄短景都能几。谩古换今移,时消物化,痛哉莫大生死。每临文吊往一兴嗟。亦自悼不能喻于怀。算彭殇妄虚均尔。今之视昔如契,后视今犹昔。故聊叙录时人所述,慨想世殊事异。后之来者览斯文,将悠然有感于此。

白话文翻译:

在晋朝的永和年间,癸丑年的暮春,第一次举行兰亭雅集。我们聚集在巍峨的山岭上,四周是茂密的树林、翠竹与潺潺流水。尽情畅谈幽情,尽管没有乐器伴奏,但一杯酒一首诗也能享受美好的天气。在这宇宙之间,心灵游走,眼睛游览,这种娱乐实在令人愉快。想到人生相聚,总是要放下身体的束缚。或许是在一个房间里,畅所欲言,胸怀坦荡。虽说心情安静与躁动有所不同,但在欣赏的时刻,无需知晓老去的到来。然而疲惫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呢?情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得悲伤。俯视仰望之间,往事往往化为陈迹。更何况环境的变迁,最终都要走向尽头,生命短暂,景色又能有多少呢?古今交替,时光流逝,生死之痛实在是世间最重的事。每当我读到古文,感慨往昔,总是感到惋惜,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算起来,生与死都是虚幻的。今人看往昔,如同契约一般,回首如今又似曾相识。因此,我随意记录当时人们的言论,感叹世事不同。后来的读者看到这些文字,定会悠悠地感受到这些情感。

注释:

  • 兰亭会:指的是晋代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文人雅集。
  • 茂林修竹:形容环境优美,有繁茂的树林和挺拔的竹子。
  • 一觞一咏:指一杯酒和一首诗,表达了饮酒作诗的雅趣。
  • 彭殇:意为短暂的生命,生与死都是虚幻的。
  • 悠然有感:指读者在阅读后能够引发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工于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兰亭雅集的背景下,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生的短暂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此诗以兰亭会为背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开篇描绘了兰亭会的优美环境,青山绿水间,众贤聚集,尽情畅谈,诗人以此引入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反复出现的“情”字,表明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哲学思考。诗人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无奈与悲伤,使得对过往的怀念充满了惆怅。尤其是在提到“生死”问题时,吴潜以一种哲学的态度来看待生与死,认为其都是虚幻的,令人深思。整首诗不仅有抒情的成分,也有对人生的沉思,深刻而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交代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诗歌的背景。
  • “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描绘出兰亭的环境,表现出自然之美。
  • “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即使没有乐器的伴奏,仍然能畅所欲言,享受当下的美好。
  • “念人生相与放形骸。”: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心灵的自由。
  • “情随事改悲相系。”:情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聚会,引申出人生的短暂。
  • 对仗:如“俯仰间遗迹,往往俱成陈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出现的“情”字,形成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通过描绘兰亭会的美好场景,引申出对生命、情感及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意象分析:

  • 兰亭:象征文人雅集,表达了对文人精神的向往。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青山绿水:象征自然的美好,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兰亭会的背景是什么?
    A. 宋代
    B. 晋代
    C. 唐代

  2. 诗中提到的“彭殇”意指什么?
    A. 长寿
    B. 短暂的生命
    C. 快乐的时光

  3. 诗人在兰亭会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乐观
    B. 感伤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可将吴潜的《哨遍(括兰亭记)》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对兰亭会的描绘及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前者更注重情感的流动与短暂,后者则强调了文人情怀与历史的流传。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羲之与兰亭会》
  • 《吴潜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渡洛 山中有所思 题严君观 回旧山 回旧山 杪春寄友人 贫女 外戚世家序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少头无尾 冒昧陈辞,有辱清听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 千里迢迢 铜斤 石字旁的字 旧荜 亅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财匮力绌 公事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西字头的字 隔壁撺椽 瑶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