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离亭燕 独行金陵山水间,赋此凭吊

《离亭燕 独行金陵山水间,赋此凭吊》

时间: 2025-05-06 18:55:52

诗句

过了降旗无数。

留着酒旗如故。

儿女英雄哀怨事,都付吴船白纻。

天堑险何曾,多少渔翁飞渡。

山是愁痕吹聚。

水是泪痕流做。

青史成堆堆不了,堆作几堆黄土。

如此好江南,让与斜阳来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5:52

原文展示:

过了降旗无数。留着酒旗如故。
儿女英雄哀怨事,都付吴船白纻。
天堑险何曾,多少渔翁飞渡。
山是愁痕吹聚。水是泪痕流做。
青史成堆堆不了,堆作几堆黄土。
如此好江南,让与斜阳来住。

白话文翻译:

经历了无数次的降旗,酒旗依旧高挂。
儿女英雄的悲怨故事,都交给了吴船的白纻。
天堑再险,也曾有多少渔翁飞渡。
山是愁苦的痕迹吹聚而成,水是泪水流淌而成。
青史虽然成堆,也无法堆积成几堆黄土。
如此美好的江南,让斜阳来这里停留。

注释:

  • 降旗:指的是军旗降下,象征战争的结束或败退。
  • 酒旗:酒家悬挂的旗帜,暗示酒楼依旧生意如故。
  • 吴船:指的是江南水乡的船只,常用于运输和交流。
  • 飞渡:比喻渡过艰难的障碍。
  • 愁痕:愁苦的痕迹,指心中的忧愁。
  • 泪痕:泪水留下的痕迹,象征悲伤。
  • 青史:指历史,成堆的青史暗示英雄事迹。
  • 黄土:象征死亡与埋葬,暗示历史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约1650-1718),清代诗人,字惟叟,号竹圃,晚号白云山人,江苏人。其诗风格清新婉约,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对江南水乡有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寄托对历史沧桑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反映了对英雄事迹的惋惜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离亭燕 独行金陵山水间》通过细腻的笔触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江南水乡的深情。开篇以“过了降旗无数”引入,暗示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变迁,接着用“酒旗如故”对比,凸显平常生活的继续,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

“儿女英雄哀怨事,都付吴船白纻”一句,表达了对那些曾经英勇人物的怀念与伤感,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悲剧。在“天堑险何曾,多少渔翁飞渡”中,诗人以渔翁飞渡的意象,象征着人们在历史洪流中不断奋斗与挣扎的精神。

接下来的“山是愁痕吹聚,水是泪痕流做”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深沉的愁苦,山水仿佛都承载了诗人的忧伤与思考。最后两句“青史成堆堆不了,堆作几堆黄土”,则表现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思索,历史的辉煌终将化为黄土,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情感充沛,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美好江南的眷恋,折射出诗人对生命、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过了降旗无数: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与变迁,象征历史的沧桑。
  2. 留着酒旗如故:尽管历史动荡,江南的酒楼依然热闹,展现生活的韧性。
  3. 儿女英雄哀怨事:指出历史上那些英勇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充满悲怆。
  4. 都付吴船白纻:将英雄的悲剧与江南水乡的船只相联系,体现流离失所的无奈。
  5. 天堑险何曾:即使再险峻的障碍,渔翁依然能够渡过,象征人们的顽强精神。
  6. 山是愁痕吹聚:山的轮廓仿佛是愁苦的积累,意象深刻。
  7. 水是泪痕流做:水流似泪,悲情满溢,表达深沉的思念与哀伤。
  8. 青史成堆堆不了:历史虽丰厚,但无法真正留下任何东西。
  9. 堆作几堆黄土:最终化为黄土,象征死亡与遗忘。
  10. 如此好江南,让与斜阳来住:对美好江南的向往,愿斜阳常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与愁苦、泪水相结合,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诗歌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眷恋与对英雄事迹的哀悼,反映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降旗:战争与历史的象征。
  • 酒旗:生活的延续与人们的坚韧。
  • 吴船:江南水乡的代表,承载历史与情感。
  • 愁痕、泪痕:情感的象征,表达内心的伤痛。
  • 青史、黄土:历史的沉淀与最终归宿,体现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降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继续
    B. 战争的结束
    C. 江南的美景
    D. 英雄的传奇

  2. “水是泪痕流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悲伤
    C. 自豪
    D. 平静

  3. 诗中的“青史”代表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积累与回忆
    C. 个人的成就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但风格更加豪放。
  • 杜甫《春望》:反映了国家动荡背景下的忧国忧民情怀,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易顺鼎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春日五首 春日杂兴十首 答阎求仁谢参寥彦温访于坟所 春词绝句五首 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 一落索 寄题傅钦之草堂 忆秦娥 观易元吉獐猿图歌 春日杂兴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播恶遗臭 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丛轻折轴 走之旁的字 雁行有序 鸡卜 餵糟歠漓 招慰 牛具 沈水香 音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校正 包含谁的成语 遗风古道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