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时间: 2025-04-26 22:34:00

诗句

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

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

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4:00

原文展示:

行出东山望汉川
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
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
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白话文翻译:

远离故乡的地方,山连山尽是绿竹。
平坦的田地在城外很少,盘旋的山路直入云端。
万条山谷流向汉水,千座峰峦划破苍穹。
猿声在楚地的峡谷中回荡,人声夹杂着巴乡的方言。
山石间生长着椒树,藤蔓上挂满了蜜蜂的房。
雪融后春天尚未温暖,雾气开始消散,阳光初露。
征马在疲惫中停顿,归来的帆船显得渺小而模糊。
我坐在这里欣赏溪水流下,夜宿时见到桑树的影子。

注释:

  • 异县:指的是与自己家乡不同的地方。
  • 连山尽绿篁:形容山连绵不绝,尽是绿色的竹林。
  • 平田出郭少:城外的平坦田地很少。
  • 盘坂入云长:形容山路曲折而漫长,直通云端。
  • 万壑归於汉:无数山谷流向汉水,汉水是长江的支流。
  • 猿声乱楚峡:猿猴的叫声在楚地的峡谷中回荡。
  • 人语带巴乡:人们的交谈中带有巴地的乡音。
  • 雪馀春未暖:雪还没完全融化,春天的温暖尚未到来。
  • 岚解昼初阳:雾气渐散,阳光初现。
  • 征马疲登顿:征途中的马匹疲惫,暂时停下来。
  • 归帆爱渺茫:归来的帆船显得渺小而模糊。
  • 信宿见维桑:在夜宿时,看到了桑树的影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南,后寓居于长安。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浩然出游途中,游历东山时的所见所感。他在旅途中不仅欣赏到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乡愁与归属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行出东山望汉川》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游历感受的诗。诗的开头便以“异县非吾土”引出对故土的思念,表达出一种游子在外的孤独感。接着,诗人描绘了连绵的山峦和竹林,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则呈现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显示出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描绘了壮阔的山水画卷,表现出诗人心中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猿声与人语的对比,生动地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则反映了游子归心似箭的情感,同时也隐含着对归乡路途的疲惫与渺小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壮丽自然的描绘,也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孟浩然的诗歌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异县非吾土”,明确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内心的归属感。
  • “连山尽绿篁”描绘了青翠欲滴的山景,突显自然的生命力。
  • “平田出郭少”则表现出城市外自然环境的稀少与珍贵。
  • “盘坂入云长”展现了山路的曲折和漫长,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
  • “万壑归於汉”与“千峰划彼苍”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
  • “猿声乱楚峡”与“人语带巴乡”则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 “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则体现了游子归心似箭的情感。
  •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则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表现出景物的对称与和谐。
  • 比喻:如“归帆爱渺茫”,将归来的帆船比作渺小,体现了一种渺小与归属感的对比。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如“猿声乱楚峡”,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旅途中的感受,诗人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诗人的心灵归属。
  • 猿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孤独感。
  • 归帆:象征着归属与思乡之情。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异县非吾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异乡的喜欢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旅行的厌倦
  2. 诗中提到的“猿声乱楚峡”是为了表现什么?

    • A. 自然的和谐
    • B. 游子的孤独
    • C. 文化的差异
    • D. 旅行的快乐
  3. “归帆爱渺茫”中“渺茫”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归乡的希望
    • C. 归来的帆船
    • D. 旅途的疲惫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诗作。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孟浩然的《行出东山望汉川》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写了自然景象,但孟的诗更注重于旅途的感受,而王则更侧重于静谧的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相关学术论文与著作,涉及孟浩然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采桑子·闰五更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二 四时词 采桑子 次韵和雪耘 采桑子 其九 采桑子 采桑子·己巳庚午自冬徂春,霜雪严凝,继以风雨,逸兄闷苦,有词。依调赓和 采桑子三首 其一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饶余 先知先觉 束带蹑履 反文旁的字 撼天动地 断章摘句 神运鬼输 授正 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无胫而行 空地 倒八字的字 大喜过望 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