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40
赠邻里往还
白居易
问予何故独安然,
免被饥寒婚嫁牵。
骨肉都卢无十口,
粮储依约有三年。
但能斗薮人间事,
便是逍遥地上仙。
唯恐往还相厌贱,
南家饮酒北家眠。
我问你为什么能独自安然无恙,
是因为不被饥寒和婚嫁所牵绊。
我的亲人都不在身边,只有十个人,
但我的粮食根据约定足够三年。
只要能够与人争斗一些世俗琐事,
那便是逍遥自在的仙人了。
唯恐彼此来往会觉得相互贱贱,
南家喝酒,北家安眠。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常关注民生疾苦,提倡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赠邻里往还》写于白居易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邻里关系的珍视,反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反思。白居易在诗中首先通过提问引入话题,表达了自己独自在外安然无恙的状态,接着分析了自己不受世俗牵绊的原因——没有家人的牵绊和充足的粮食储备,使得他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诗人以“斗薮人间事”来形容自己对世俗事务的态度,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诗的最后两句则表现了白居易对于邻里关系的重视和担忧,希望彼此的交往不会因为频繁而感到厌倦。整体来看,诗中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反映了白居易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反思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白居易在《赠邻里往还》中提到的生活状态是:
A. 忙碌
B. 安然
C. 痛苦
诗中“唯恐往还相厌贱”表达了:
A. 对邻里关系的珍视
B. 对孤独的渴望
C. 对财富的追求
“斗薮人间事”中的“斗薮”意思是:
A. 吵闹
B. 争斗
C. 快乐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白居易的诗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描绘,而王维则强调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两者都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