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时间: 2025-04-26 22:26:18

诗句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

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18

原文展示: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白居易 〔唐代〕

细吟冯翊使君诗,
忆作馀杭太守时。
君有一般输我事,
柘枝看校十年迟。

白话文翻译:

我细细吟诵冯翊的使君之诗,
回想起我担任余杭太守的时光。
您与我有着相同的境遇,
看柘枝的花开花落,已经过去了十年。

注释:

  • 冯翊:指冯翊使君,名冯道。唐代著名诗人。
  • 馀杭:今浙江省杭州市,白居易曾任此地太守。
  • 柘枝:柘树的枝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
  • :原意为“比较”,这里指时间的流逝和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质朴清新、通俗易懂,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和表达个人情感。白居易的作品数量众多,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与杨侍郎交往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与现状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柘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延续,显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吟冯翊使君诗”开篇,表现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通过回忆自己曾任余杭太守的经历,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在与杨侍郎的交流中,诗人感受到彼此在生活中的相似境遇,展现出深厚的友情。最后一句“柘枝看校十年迟”,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白居易一贯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吟冯翊使君诗:开篇即表明诗人正在吟诵冯翊的诗,突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
  • 忆作馀杭太守时:诗人回忆起担任余杭太守的时光,情感中带有一丝怀旧。
  • 君有一般输我事:指的是友人与自己有相同的经历,表达了共鸣。
  • 柘枝看校十年迟:用柘枝的生长变化来映衬时间的流逝,感慨人生的短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增强时间感的表现。
  • 象征:柘枝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柘枝:象征时间的流逝,代表着生命的循环和变化。
  • :反映文学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代表着情感与思想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回忆了哪个地方的太守经历?
    A. 北京
    B. 余杭
    C. 洛阳
    D. 长安

  2. “柘枝”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时间的流逝
    C. 孤独
    D.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提到的“冯翊使君”是指谁?
    A. 白居易
    B. 杨侍郎
    C. 冯道
    D. 杜甫

答案:

  1. B. 余杭
  2. B. 时间的流逝
  3. C. 冯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王之涣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对时间和友谊的感慨,但更加强调自然景物的变化。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涉及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但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传达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茶灶 游希夷观 其一 凤栖梧 游希夷观 复次韵二首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禅友 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五 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孙思邈 弓字旁的字 鹄形鸟面 花里胡哨 心虚胆怯 谷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室的成语 特种蔬菜 尣字旁的字 嘻皮涎脸 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流血漂卤 八口 语无诠次 并蒂莲 邑字旁的字 包含毫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