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洛下寓居

《洛下寓居》

时间: 2025-05-06 02:00:56

诗句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

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

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

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56

原文展示: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
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
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
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秋日,我独自住在这所清幽的馆舍,翻开书籍以解闷。夜晚独自在窗前,琴声无人伴奏。往日的游宴已因懒惰而减少,朝政的事也渐渐让我感到无力。禅僧劝我断绝酒饮,道士则劝我辞去官职。渭河畔的庄园仍在,钱塘的俸禄尚有残余。如果能选择归去,生活也不会至于饥寒交迫。

注释:

  • 秋馆:指秋天的居所,表达出一种清凉和寂静的氛围。
  • 幽独处:形容夜晚的孤独和清幽,突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 游宴:指宴乐和社交活动,诗中提到的“慵多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 禅僧道士:分别代表了佛教与道教的劝诫,暗示诗人对于生活的不同选择和反思。
  • 渭曲庄钱唐:分别指渭河附近的庄园和钱塘地区,反映出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通俗易懂”而广受欢迎,作品常常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现实。其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以《长恨歌》和《琵琶行》而闻名。

创作背景:

《洛下寓居》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洛阳隐居,过着清淡的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这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洛下寓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简单的日常描写,展现了他在官场生活中的无奈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开头便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显示出诗人身处的环境和内心的安宁。而夜晚的孤独则通过“琴不为人弹”表现出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萧条与孤寂。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对游宴的厌倦和朝政的无力,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失望。最后,诗人提到禅僧和道士的劝诫,说明他内心的挣扎与反思,最终得出“如能便归去”的结论,表达了他愿意回归简单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映射了唐代士人的困惑与追寻,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馆清凉日:描绘了秋天的清凉,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书因解闷看:通过阅读来排解内心的烦闷,说明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 夜窗幽独处:夜晚的孤独和清幽,表达诗人内心的寂寞。
  • 琴不为人弹:琴声无人伴奏,暗示诗人生活的孤独。
  • 游宴慵多废:形容对往日社交生活的厌倦。
  • 趋朝老渐难:老年人参加朝政日益艰难,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
  • 禅僧教断酒:禅僧的劝诫,体现出对酒的放弃。
  • 道士劝休官:道士的建议,反映出对官位的放弃。
  • 渭曲庄犹在:故乡的庄园仍在,体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 钱唐俸尚残:虽然俸禄不多,但仍有剩余,表达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
  • 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归隐的愿望,表明生活将过得不至于困苦。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隐居生活,反映诗人的内心斗争。
  • 象征:琴声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静谧。
  • 排比:使用“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展现出对生活选择的不同看法。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与思考的季节,也暗示生命的无常。
  • :代表居所,反映出诗人在此寻找的宁静。
  • :象征着艺术与内心的表达,体现出诗人的孤独。
  • 禅僧与道士:分别代表着佛教与道教的哲学思想,暗示人生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馆”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居所?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为何要“书因解闷看”?

    • A. 因为有朋友
    • B. 因为感到孤独
    • C. 因为天气太热
    • D. 因为在工作
  3. 诗中提到的“禅僧教断酒”暗示了什么?

    • A. 生活的丰富
    • B. 酒的美好
    • C. 对生活的反思与放弃
    • D. 对酒的渴望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洛下寓居》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隐逸生活的追求,但白居易更多地反映了对官场的厌倦,而王维则强调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赞美。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 临江仙 元鲁县琴台 人月圆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二 点绛唇 寄李辅之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尊石刻 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 水龙吟 惜奴娇·画扇高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轓皂盖 足字旁的字 冲輣 钻天觅缝 包含庐的成语 桂玉之地 殊庸 玄天上帝 包含鸾的词语有哪些 背信负义 攻结尾的成语 破瓜年纪 欠字旁的字 辱井 骨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引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