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7:19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在仲夏的斋戒月,我戒绝了肉类和腥膻的食物。
自觉心灵和身体都感到清爽,走起路来轻盈自如。
我开始明白那些绝食的人,身体变得更加轻便。
刚开始能够摆脱一些病痛,久而久之必能成仙。
能抵御外敌,驾驭凉风,仿佛赤松仙人游荡在紫烟之中。
我曾常常怀疑这些说法是谬论,但如今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已过了五十岁,气力衰退,精神也不全。
两鬓已生白发,难以再补充丹田之气。
但只要减少荤腥之味,便能结下清净的缘分。
脱下头巾修身养性,聊以度过我的余年。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著称,常表达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他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养生之道的思考和实践。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他更加关注身心的健康与修养,尤其是在仲夏斋戒期间,他通过不食荤腥来净化心灵与身体。
《仲夏斋戒月》是一首探讨养生与精神修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斋戒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身体与灵魂的思考与追求。开篇以“仲夏斋戒月”引入,标志着一个特定的时间背景,在此期间,诗人选择断绝腥膻,体现出一种自我约束和提升的决心。
诗人通过“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表达了禁食后的轻松自如,身体的感官与精神的觉悟得以提高。随着对“绝粒人”的理解,诗人意识到,远离肉食有助于身体健康,甚至能助人修成仙道。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则是对道教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了内心对自由、清静的追求。诗人通过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将个人的身体感受与更高的精神追求结合,展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和“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则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许与规划,表达了宁静致远的生活理想。整首诗以斋戒为引,贯穿了健康、修身、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具有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斋戒和养生的探索,传达出一种追求健康、清净与内心自由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自身的实践,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仲夏斋戒月》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绝粒人”指的是?
诗人认为减少肉食后,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