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00
杂歌谣辞 苏小小歌
作者: 李贺 〔唐代〕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幽兰的露珠,如同啼哭的眼睛。
没有什么能结成同心,烟花也不堪剪裁。
草坪如茵,松树如盖。
风为衣裳,水为佩饰。
油壁车子,久别重逢。
冷翠的蜡烛,劳心费神地映照光彩。
在西陵下,风吹着细雨。
苏小小是古代著名的女诗人,李贺在诗中通过对她的描写,折射出对爱情、孤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奇特的想象和浓烈的情感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的追求。
《苏小小歌》写于李贺的青年时期,正值唐代的繁荣时期,社会上充满了对爱情和美的追求。他通过对苏小小的描写,反映了对爱情与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苏小小歌》是李贺极具个人风格的一首诗,诗中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孤独而美丽的女子形象。开头的“幽兰露,如啼眼”,将兰花的露珠比作泪眼,直接传达出一种悲伤的情绪。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表现了对爱情无奈的感受。
诗中的自然意象如“草如茵,松如盖”,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仿佛在映衬着女子的美丽与孤独。接着“风为裳,水为佩”,将自然元素拟人化,使得诗的意境更加生动,仿佛风和水都在为她装扮,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
“油壁车,久相待”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重逢的期待,冷翠烛的描写则营造了一个昏暗而静谧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最后一句“西陵下,风吹雨”,则是对环境的描写,呼应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凄凉。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和丰富的意象,还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是李贺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折射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幽兰露,如啼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生气
填空题:诗中的“油壁车”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对/错)
对比李贺的《苏小小歌》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李贺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意象,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迈与壮阔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