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7:37
春坊正字剑子歌
——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
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
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
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
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簌,
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
嗷嗷鬼母秋郊哭。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古老的剑匣,里面藏有三尺长的宝剑,曾经在吴潭斩杀了龙子。月光斜照,寒露轻拂,剑鞘上的绸带平铺,却又吹不起。蛟龙的胎皮老了,像蒺藜的刺一样尖锐;水鸟鸊鷺的尾羽如同淬过的花白鹇。正如荆轲那一片赤诚之心,切勿让人看见春坊的字。用丝线团成金色,挂在鞘上轻轻摇曳,神光仿佛要截断蓝田的美玉。剑出西方,白帝惊恐,像是鬼母在秋郊哀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荆轲的故事源自《史记》,他因对国家的忠诚而被后人传颂。诗中提到的“白帝”,可能与白帝城的传说相关,暗示着一种历史的回响与悲剧。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通过奇特的意象表达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春坊正字剑子歌》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家强盛,文化繁荣。李贺以其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对剑与忠诚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这首《春坊正字剑子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英雄主义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勇敢与忠诚的向往。开篇的“先辈匣中三尺水”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场景中,剑的象征意义不仅仅在于武器,更是忠诚与牺牲的代表。诗的意象丰富,如“隙月斜明刮露寒”描绘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使得剑的价值与诗人的情感更加突出。
此外,诗中提到的荆轲,象征着勇士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诗人通过对荆轲心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上的英雄的崇敬。最后几句通过“神光欲截蓝田玉”与“嗷嗷鬼母秋郊哭”的对比,揭示了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的悲剧命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蛟胎皮老蒺藜刺”比喻锋利的剑,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对仗工整,节奏感强,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怀念,揭示了忠诚与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悲剧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坊正字剑子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李贺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荆轲”象征什么?
A. 胆怯
B. 忠诚与牺牲
C. 财富
D. 美丽
诗中“隙月斜明刮露寒”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
B. 寂静与清冷
C. 喧闹
D. 欢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贺的《春坊正字剑子歌》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涉及到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李贺的作品更强调英雄的孤独与牺牲,而李白则通过夜景描绘出一种思乡与怀古的情感。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理解《春坊正字剑子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