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建阳李君寄驯鹇俄殪野狸信至燕哀以三曲 其一

《建阳李君寄驯鹇俄殪野狸信至燕哀以三曲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5:30:58

诗句

鱼鸟寻盟未许同,冥栖谁复伴龙钟。

荒栏取食曾呼掌,绣尾回霜罢扫笼。

老去逢愁消不易,秋来见月放成空。

定知此夜魂游处,多在武夷山水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58

原文展示

建阳李君寄驯鹇俄殪野狸信至燕哀以三曲 其一
作者:徐渭

鱼鸟寻盟未许同,
冥栖谁复伴龙钟。
荒栏取食曾呼掌,
绣尾回霜罢扫笼。
老去逢愁消不易,
秋来见月放成空。
定知此夜魂游处,
多在武夷山水中。

白话文翻译

鱼和鸟的约定还未成,就已经不再相伴。
在幽暗的深渊中,谁还会陪伴着我这个老者呢?
在荒凉的栏杆旁,我曾呼唤着手掌来取食,
绣尾鸟在霜降时,已不再打理自己的笼子。
年纪渐长,遇到忧愁难以消散,
秋天来临,月亮在我的眼前,变得空荡荡的。
我知道今晚的梦游之地,
多半是在武夷山水之间。

注释

  • 寻盟:寻求盟约,指鱼鸟之间的约定。
  • 冥栖:在深邃的地方栖息,暗指孤独。
  • 龙钟:指年老体弱,形容人的状态。
  • 荒栏:荒凉的栏杆,意指环境的萧条。
  • 绣尾:指绣尾鸟,象征美丽却又孤独的生物。
  • 罢扫笼:停止打理自己的居所,隐喻对生活的放弃。
  • 逢愁:遭遇忧愁。
  • 见月放成空:看到月亮却感到空虚,意味着内心的孤寂。
  • 魂游:灵魂游荡,意指梦境或思绪的游离。
  • 武夷山水中:指武夷山的美丽自然景观,象征着归属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才,号文长,晚号青藤山人,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清新,表现了强烈的个性和情感。徐渭在诗歌中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反映出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万历年间,正值徐渭人生的晚期,他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困苦,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愁苦。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他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鱼鸟的孤独和失落为引子,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诗中前两句“鱼鸟寻盟未许同,冥栖谁复伴龙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孤独感,言外之意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诗人通过对鱼鸟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在生活中难以寻求共鸣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荒栏取食曾呼掌,绣尾回霜罢扫笼。”这两句通过对动物生活状态的描绘,象征了诗人自己生活的无助与疲惫。而“老去逢愁消不易,秋来见月放成空”则直接表露出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忧愁愈加沉重,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显得空虚无物。

最后两句“定知此夜魂游处,多在武夷山水中”则是对归属感的渴望,武夷山水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归宿,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与敬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徐渭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也反映出他对人生、自然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鱼鸟寻盟未许同:鱼和鸟之间的约定还未成,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困难。
  2. 冥栖谁复伴龙钟:在深邃的地方栖息,谁能陪伴我这个年老体弱的人?
  3. 荒栏取食曾呼掌:在荒凉的地方,我曾试图呼唤来获取食物,象征生活的艰辛。
  4. 绣尾回霜罢扫笼:绣尾鸟在霜降后停止了对笼子的打理,暗喻对生活的放弃。
  5. 老去逢愁消不易:随着年纪的增长,遇到的忧愁难以消散。
  6. 秋来见月放成空:秋天来临,看到月亮却感到内心的空虚。
  7. 定知此夜魂游处:我知道今夜我的灵魂游荡之地。
  8. 多在武夷山水中:多半是在我心中向往的武夷山水之间。

修辞手法

  • 比喻:鱼鸟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孤独。
  • 拟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忧愁的深刻体验,通过描绘自然与动物的状态,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归属的渴望。诗人以武夷山水作为梦中的归宿,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鸟:象征孤独与失去的友谊。
  • 荒栏:代表生活的困境与无奈。
  • 绣尾:象征美丽的事物被现实所困扰。
  • 月亮:象征孤独、空虚的情感。
  • 武夷山水:象征心灵的归宿与理想的栖息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绣尾”指代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水
    D. 一种鱼

  2. 填空题:诗人通过对____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3. 判断题:诗中“秋来见月放成空”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的满满希望。(对/错)

答案

  1. A
  2. 自然景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 by 杜甫: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鱼我所欲也》 by 荀子:同样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更侧重于理性思考。
  • 《秋夕》 by 杜甫: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但侧重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徐渭与明代文人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柳枝 其二 柳枝 其一 吴趋 陇头水 天马来 雉子班 关山月 骢马驱 陇头树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薰莸异器 大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搤臂啮指 井然有条 孽根祸胎 凯易 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边 道头会尾 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牌使 水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紫茸 音字旁的字 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港币 致结尾的成语 包含几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