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58
建阳李君寄驯鹇俄殪野狸信至燕哀以三曲 其一
作者:徐渭
鱼鸟寻盟未许同,
冥栖谁复伴龙钟。
荒栏取食曾呼掌,
绣尾回霜罢扫笼。
老去逢愁消不易,
秋来见月放成空。
定知此夜魂游处,
多在武夷山水中。
鱼和鸟的约定还未成,就已经不再相伴。
在幽暗的深渊中,谁还会陪伴着我这个老者呢?
在荒凉的栏杆旁,我曾呼唤着手掌来取食,
绣尾鸟在霜降时,已不再打理自己的笼子。
年纪渐长,遇到忧愁难以消散,
秋天来临,月亮在我的眼前,变得空荡荡的。
我知道今晚的梦游之地,
多半是在武夷山水之间。
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才,号文长,晚号青藤山人,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清新,表现了强烈的个性和情感。徐渭在诗歌中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反映出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明万历年间,正值徐渭人生的晚期,他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困苦,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愁苦。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他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归属的渴望。
这首诗以鱼鸟的孤独和失落为引子,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诗中前两句“鱼鸟寻盟未许同,冥栖谁复伴龙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孤独感,言外之意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诗人通过对鱼鸟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在生活中难以寻求共鸣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荒栏取食曾呼掌,绣尾回霜罢扫笼。”这两句通过对动物生活状态的描绘,象征了诗人自己生活的无助与疲惫。而“老去逢愁消不易,秋来见月放成空”则直接表露出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忧愁愈加沉重,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显得空虚无物。
最后两句“定知此夜魂游处,多在武夷山水中”则是对归属感的渴望,武夷山水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归宿,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与敬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徐渭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也反映出他对人生、自然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忧愁的深刻体验,通过描绘自然与动物的状态,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归属的渴望。诗人以武夷山水作为梦中的归宿,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依恋。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绣尾”指代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水
D. 一种鱼
填空题:诗人通过对____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判断题:诗中“秋来见月放成空”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的满满希望。(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