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17
作者: 徐渭 〔明代〕
孟密土官争宝井,临安那大反狂酋。
两番并属先人抚,一字曾无太史收。
正值同袍巡此地,却嫌泥壁向高头。
况无杯酒为侬别,安得忉忉絮所求。
这首诗描绘了孟密地区的土官为了争夺宝井而兴起的纷争,以及临安的地方势力如何反叛。两者的争斗都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事,但在史书中却没有记录。此时正值同袍(同伴)在这里巡游,却觉得泥墙高耸令人难以亲近。更何况没有酒杯来为我送别,怎能不感到惆怅和对所求事物的无奈呢?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以狂放不羁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徐渭的巡游经历中,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动荡的关注和对友人的关切。诗中寄托了对故土和友谊的思考。
《拟送巡滇者 其二》通过对孟密地区土官争夺宝井的描绘,反映出地方政治的复杂与无奈。诗中提到的“狂酋”与“太史”,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徐渭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尤其是“况无杯酒为侬别”,更突显了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渴望。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通过对比与反讽,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对故乡的留恋、对友人的不舍,交织成了诗人的情感主线,令人感受到一份深沉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离别与历史的无奈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对社会动荡的无力感。
诗词测试:
诗中“孟密土官争宝井”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友谊
B. 地方争斗
C. 自然景观
答案:B
“况无杯酒为侬别”中的“杯酒”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战争
答案:B
该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徐渭
C. 杜甫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