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3:50
菖蒲钵钵虎须抽,玳瑁盆盆锦鲫浮。
衰老一尘几不染,小儿百件欲拿周。
言归肯问迟和早,再到宁知得与不。
落日青山三四点,几回舟子促回舟。
菖蒲盛开在钵中,虎须草在微风中摇曳;
玳瑁制成的盆中,锦鲫鱼在水中游动。
衰老的人生几乎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小孩却总想拿到各种玩意儿。
若要问归期,何必在意迟早,回来后又怎能知道是得还是失?
落日的余晖洒在青山上,山间时隐时现几个点,
几次呼唤船夫,催促他快些回舟。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独特,常常表现出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徐渭在绘画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花鸟画,常用笔墨表现内心的情感世界。
此诗写于徐渭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诗中对古董的玩味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徐渭的《过伯升宅玩骨董而菖蒲尤盛鱼有红色有蓝色有玉有锦俱三尾如鼎又有水晶四尾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开篇描绘了菖蒲和锦鲫,生动地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菖蒲与锦鲫的结合,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是对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赞美。
“衰老一尘几不染”,显示了诗人对年岁渐长的感慨,尽管时间流逝,心灵却能保持纯净,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而“小儿百件欲拿周”则展现了儿童的天真与渴望,形成了与老者的对比,突显出人生不同阶段的心态差异。
接下来的“言归肯问迟和早”,一方面表达了对归期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人生的无常,强调了对归属的渴望与迷惘。最后一联“落日青山三四点,几回舟子促回舟”用落日余晖和山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仿佛在诉说着归家的渴望与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徐渭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深邃和敏感。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使人不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更能引发对生命的深层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活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归属感,表现了徐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A. 玫瑰
B. 菖蒲
C. 荷花
D. 柳树
诗中用什么材质的盆盛放锦鲫鱼?
A. 铜
B. 陶
C. 玳瑁
D. 玻璃
诗人对归期的态度是?
A. 关心
B. 无所谓
C. 急切
D.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