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0:22
原文展示:
今日中牟令,当年太守孙。
独能怜此老,肯避席为门。
寒日风涛壮,边城簿领繁。
平生子曾子,白首得重论。
白话文翻译:
今天你成为了中牟的县令,而当年你作为太守的孙子。
你是唯一能怜惜我这个老人,愿意避开座位来为我开门。
寒冷的日子里,风浪汹涌,边境的事务繁忙。
我一辈子都像曾子那样,在白发苍苍的时候还可以进行深刻的讨论。
注释:
- 中牟:今河南省中牟县,古时是一个地方名。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事务。
- 独能怜此老:指诗人感叹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同情我这个老人。
- 肯避席为门:指对方能够站起来让座,表现出对老人的尊重。
- 寒日风涛壮:形容寒冷天气和壮阔的风浪,暗示边境环境的艰苦。
- 边城簿领繁:指边境城市的事务繁重。
- 子曾子:提到孔子的学生曾子,代表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德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未有详尽记载,主要以其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吕令的场合,表现了诗人与吕令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与士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送河间吕令》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吕令的赞美,表达了对士人情谊的珍视和对自身老年的思考。前两句提到吕令的身份和地位,显示出他作为太守孙子的背景,暗示着他在官场中的潜力和未来。而“独能怜此老”,则展现了诗人与吕令之间的情谊,强调了吕令的仁爱之心。
接下来的“寒日风涛壮,边城簿领繁”一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严酷和繁忙的氛围,反映出士人在边境生活的艰辛。最后的“平生子曾子,白首得重论”则是对曾子这一儒家典范的引入,表达了即使老去依然可以进行深刻的思想交流,体现了诗人对于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浑然一体,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日中牟令:今天你成为了中牟的县令,说明吕令的地位和成就。
- 当年太守孙:提到吕令的家世背景,暗示其优秀的根基。
- 独能怜此老:强调吕令对诗人的关心,表现出人性的温暖。
- 肯避席为门:展现吕令对老人的尊重与谦逊。
- 寒日风涛壮:描绘边境的恶劣环境,暗示生活的艰难。
- 边城簿领繁:指边境的事务繁杂,表达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 平生子曾子:提到曾子,强调学术与人文思想的重要性。
- 白首得重论:即使老了,仍能与人深度交流,体现出诗人对智慧和思想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日风涛壮,边城簿领繁”,展现出诗的韵律美。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感受,增强情感的表达。
- 排比:强调吕令的尊重与关怀,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知识与理想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在官场与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日:象征艰难与困境,反映诗人内心的忧虑。
- 风涛:代表外部环境的挑战,暗示生活的不易。
- 门:象征接纳与尊重,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白首:代表老年的智慧与经验,强调学习与讨论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中牟”是指哪个地方?
-
“寒日风涛壮”中“风涛”指的是什么?
- A. 风和波浪
- B. 风的力量
- C. 波涛汹涌的海洋
-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陈师道与李白的送别诗:两位诗人在送别友人时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李白的诗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奔放,而陈师道则更显温情与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