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9:58
寄亳州何郎中二首
西南日下共浮云,人事难群喜劝分。
已度城阴先得句,不应从俗未忘荤。
松篁有节元宜晚,桃李无蹊只自薰。
欲入帝城须帝力,且寻诗社著诗勋。
西南的日头下沉,浮云悠然飘荡,人世间的情感难以聚合,喜悦也只能劝说分散。
已经在城阴之下吟过诗句,不应该随波逐流,仍要牢记心中的理想。
松竹有气节,适合于晚年,桃李却没有根基,只能自我芬芳。
想要进入帝城,必须依靠帝王的力量,暂且寻求诗社来获得诗的荣耀。
陈师道(约1046-1101)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陈师道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身处乱世,渴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自身处境的不满。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设定了一种飘渺而又孤独的氛围。西南的日头和浮云,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而人事的难聚则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疏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通过“已度城阴先得句”表达了他在逆境中仍坚持创作的决心,同时也暗示自己不愿随俗的高洁之志。“松篁有节元宜晚,桃李无蹊只自薰”更是对高洁与庸俗的鲜明对比,松竹象征着品格的高尚,而桃李则暗示现实的平庸。
最后,诗人提到“欲入帝城须帝力”,这不仅反映了对权力的渴望,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诗的结尾暗示他希望通过加入诗社来获得认可与成就,展现了他对文人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的高洁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诗中“西南日下”意指什么?
A. 太阳在西南方落下
B. 人生的无常
C. 自然的和谐
D. 诗人的孤独
“松篁有节元宜晚”中“节”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节奏
B. 品德的坚贞
C. 年龄的增长
D. 自然的规律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获得成就?
A. 自身的努力
B. 进入帝城
C. 参加诗社
D. 追随他人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师道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坚持,而李白则是豪放不羁,强调人生的享乐与豪情。两者都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但角度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