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4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48:49
原文展示: 寂寞两相阻,悠悠南北心。燕惊沧海远,鸿避朔云深。夜梦江亭月,离忧陇树阴。兼秋无限思,惆怅属瑶琴。
白话文翻译: 孤独与寂寞相互阻隔,南北两地的心思悠远。燕子惊觉沧海遥远,鸿雁避开北方的浓云。夜晚梦见江亭的月亮,离别的忧愁笼罩在陇树的阴影下。秋天带来了无尽的思念,惆怅之情如同瑶琴的音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其诗风清丽,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此诗是他在秋日即将离开江上时,寄给时任凤翔的杨弘微的告别诗。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际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离别为主题,通过“寂寞”、“悠悠”、“燕惊”、“鸿避”等词语,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遥远思念。诗中的“夜梦江亭月”和“离忧陇树阴”进一步以梦境和自然景象来抒发离别的忧愁。最后,“兼秋无限思,惆怅属瑶琴”将秋天的萧瑟与琴声的哀婉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典型的唐代离别诗。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离别与思念。通过自然景象和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秋日离别时的孤独、忧愁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燕惊”象征了什么? A. 作者的恐惧 B. 作者的思念 C. 作者的无奈 答案:B
“鸿避朔云深”中的“鸿避”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惆怅属瑶琴”中的“瑶琴”象征了什么? A. 作者的快乐 B. 作者的惆怅 C. 作者的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送别》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些诗作都表达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武元衡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时的不同手法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