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郡怀古二首 阳给事

《东郡怀古二首 阳给事》

时间: 2025-05-01 15:10:07

诗句

宋氏远家左,豺狼满中州。

阳君守滑台,终古垂英猷。

数仞城既毁,万夫心莫留。

跳身入飞镞,免胄临霜矛。

毕命在旗下,僵尸横道周。

义风激河汴,壮气沦山丘。

嗟尔抱忠烈,古来谁与俦。

就烹感汉使,握节悲阳秋。

颜子缀清藻,铿然如素璆。

徘徊望故垒,尚想精魂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07

原文展示:

宋氏远家左,豺狼满中州。
阳君守滑台,终古垂英猷。
数仞城既毁,万夫心莫留。
跳身入飞镞,免胄临霜矛。
毕命在旗下,僵尸横道周。
义风激河汴,壮气沦山丘。
嗟尔抱忠烈,古来谁与俦。
就烹感汉使,握节悲阳秋。
颜子缀清藻,铿然如素璆。
徘徊望故垒,尚想精魂游。

白话文翻译:

宋家远在左边,豺狼遍布中州。
阳君守卫滑台,千古流传英名。
城墙已经毁坏,众人的心都不再留。
他跳身入飞箭,免受霜矛的威胁。
为国捐躯在旗下,尸体横尸遍道。
义气激荡河流,壮志冲天沦落山丘。
可叹你抱着忠义,古往今来谁能与之相称?
就像汉朝的使者,握节悲伤阳秋。
颜子编织清雅的诗句,铿锵如同美玉。
徘徊望着故乡的城垒,仍然想念那精魂游荡。

注释:

  • 宋氏:指宋氏家族,历史上有名的家族。
  • 豺狼:这里比喻敌人。
  • 阳君:指阳城的守将。
  • 滑台:地名。
  • 数仞:形容城墙很高。
  • 飞镞:箭。
  • 免胄:象征避免穿甲冑的危险。
  • 毕命:为国家献出生命。
  • 义风:指忠义之风。
  • 握节:持节,古代官员的象征。
  • 清藻:清雅的诗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德裕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生于公元787年,逝世于850年。他以诗才和政治才能著称,曾任宰相,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前景的忧虑。

诗歌鉴赏:

李德裕的《东郡怀古二首》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忠义之士的崇敬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开头的几句,诗人利用宋氏的远家和豺狼满中州的对比,描绘出一个充满险恶环境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接下来的描写阳君守卫滑台,展现了守边将士的英勇和坚定。

在对比中,诗人表现出对古代忠烈之士的追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在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清雅诗句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整首诗情感充沛,历史感强烈,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家国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通过对比宋氏与豺狼,展现了历史的动荡和生存的艰难。
    • 中间几句描绘阳君的英勇以及士兵们的忠诚与牺牲。
    • 最后几句反思忠义之士的稀缺与历史的沉重。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数仞城既毁,万夫心莫留”,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豺狼比喻敌人,表现出历史的险恶。
    • 排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义风激河汴,壮气沦山丘”。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忠义之士的追忆,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对文化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城垒:象征着国家的防线与历史的沉重。
  • 豺狼:象征敌人,表现出战乱的残酷。
  • 阳君:代表历史英雄,体现忠义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君”是指谁? A. 宋氏家族
    B. 守卫滑台的将领
    C. 汉朝使者
    D. 颜子

  2. 诗中“豺狼满中州”意指什么? A. 和平的状态
    B. 敌人猖獗
    C. 自然灾害
    D. 战争胜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德裕的怀古之情相对,前者豪放奔放,后者则沉郁悲壮,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李德裕生平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廖融处士南游 悲秋歌 雨中杂述 其一 承天寺中隐堂 张明远索画久而未成岁暮阴寒雪霰将集斋居无聊为写溪山欲雪图并赋短句 寒夜 病中辱履仁过访 其二 病中辱履仁过访 其一 追和钱舜举山居韵 石湖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判语 人心大快 附荐 新开头的成语 不学面墙 好大喜功 亠字旁的字 盛隆 金声玉润 耂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俯首弭耳 艳容 矛字旁的字 莫然 包含身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