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9:35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
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
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馀。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
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西村的常家儿子,卧病在床不能动弹。
上个星期他还来探望我,今天却突然传来他去世的消息。
此时我正多病无事,和他一起在乡间居住。
园子里绿意盎然,相隔也不过几里。
村里没有好客的人,所遇见的只是农夫。
这孩子是怎样的人呢,来来往往还不如没有。
如今一切都已结束,不禁深深叹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健康衰弱之时。诗中表现了他对身边朋友的逝去,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这首《叹常生》通过描写常家儿子的病逝,表达了白居易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深切感受。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情感真挚,展现出一种对生死的思考与感慨。常氏子生病在床,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也随之加深。他回忆起两人曾经的交往,感慨时光如流,令人唏嘘。诗中的“青蔼蔼”描绘了乡村的生机勃勃,与“今日忽云殂”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反思人生的意义。
白居易在诗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园林的青葱与人际的冷漠相映成趣,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依恋与孤独。诗末的“可为一长吁”,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诗人心中无尽的惆怅与叹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生命的无常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珍惜。
诗词测试:
《叹常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卧疾不须臾”是什么意思?
诗的最后一句“可为一长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