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9:08
题宝鸡县斯飞阁
作者: 苏轼 〔宋代〕
西南归路远萧条,
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
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
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
此身无计老渔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西南归来的路途遥远而萧条,站在栏杆上,思绪万千,灵魂似乎飞离身体难以召回。眼前是广阔的野地,牛羊与野雁共处,天边草木与云霄相接。水汽朦胧,笼罩着山麓,春风轻拂,麦苗随风摇曳。诗人感叹,谁让自己因爱官而轻易离去故国,现今只得无计可施,过着渔樵的生活。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之作,也有清新雅致之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对文人的影响。
苏轼的《题宝鸡县斯飞阁》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开头的“西南归路远萧条”便暗示了归路的漫长和心情的低落,接着“倚槛魂飞不可招”更是将这种孤独感加深,仿佛在栏杆旁,诗人的思绪已经飘离了现实。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野阔牛羊同雁鹜”,展现了广袤的田园风光,然而这种美好却与诗人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
再看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昏昏水气浮山麓”与“泛泛春风弄麦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但这并未能掩盖心中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官职的无奈与叹息。最后一句“此身无计老渔樵”显示了诗人对现状的不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仿佛在说,虽然我身处官场,内心却更向往那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测试:
苏轼的《题宝鸡县斯飞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热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厌倦
D. 对朋友的怀念
“倚槛魂飞不可招”中的“魂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高兴
B. 迷茫
C. 忧伤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牛羊同雁鹜”意在表现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官场的喧嚣
C. 乡村的繁荣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