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2:10
蝶恋花(听周生鼓琵琶)
作者: 毛滂 〔宋代〕
闻说君家传窈窕。
秀色天真,更夺丹青妙。
细意端相都总好。
春愁春媚生颦笑。
琼玉胸前金凤小。
那得殷勤,细托琵琶道。
十二峰云遮醉倒。
华灯翠帐花相照。
听说你家有位窈窕的女子,
她的美丽天真无邪,胜过任何画作。
她的细致和端庄都令人赞叹。
春天的忧愁和春天的美丽在她的眉头间交织。
她的胸前如同琼玉般精致,像金凤一样小巧。
我该如何恳求,才能把心事细细托付给她呢?
十二座山峰的云彩遮住了醉意,
华灯与翠帐下的花朵相互映照。
“春愁春媚”表达了春天的忧愁与美丽,蕴含了春天的生机与感伤。诗中提到的“琵琶”不仅是乐器,还是情感表达的媒介,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毛滂,字子华,号静斋,宋代词人,活动于宋理宗时期。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常以音乐、春色为主题。
《蝶恋花》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文人们对音乐、艺术、生活的追求。此时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借助音乐表达对美的感悟与情感的寄托。
《蝶恋花(听周生鼓琵琶)》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对女子美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渴望。开篇以“闻说君家传窈窕”引入,带有一种倾慕的情绪,将读者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那位女子身上。接着,通过“秀色天真,更夺丹青妙”的描述,展现了她的自然之美,仿佛与画中的美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诗中“春愁春媚生颦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情绪,春天的美丽与忧伤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惆怅。琵琶的音色在此时成为了情感的载体,传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后半部分的“华灯翠帐花相照”,则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美丽的环境,似乎在描绘一个灯火辉煌的宴会场景,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此词不仅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更是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和春天的情感,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美好的赞美。诗人通过琵琶的音乐传递情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琵琶
B. 笛子
C. 古筝
“秀色天真,更夺丹青妙”中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绘画
C. 音乐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安静
B. 热闹
C. 荒凉
答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毛滂更注重环境与氛围的营造,而李清照则倾向于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