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4
原文展示:
春怨 戴叔伦 〔唐代〕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白话文翻译:
金色的鸭形香炉中香烟已消,仿佛让人感到心碎;春雨中的梨花盛开,掩闭了重重门户。 想要了解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只需回头看看那罗衣上积累的泪痕。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字幼公,唐代诗人,与韦应物并称“韦戴”。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春怨》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深切相思之情的描绘,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动荡,人们常有离别之苦。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后相思之情的深切体验,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深闺女子的相思之情。首句“金鸭香消欲断魂”,通过香炉中香烟的消散,暗示了情感的消逝和心碎的悲伤。次句“梨花春雨掩重门”,以春雨中的梨花和紧闭的重门,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美的氛围。后两句“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则通过衣物上的泪痕,直接表达了离别后的深切相思,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离别后的深切相思之情。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诗人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即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金鸭香消”比喻了什么? A. 情感的消逝 B. 香炉的消散 C. 春天的到来 D. 梨花的盛开
“梨花春雨掩重门”中的“掩重门”表达了什么? A. 关闭门户 B. 打开门户 C. 门户的装饰 D. 门户的损坏
诗中“回看罗衣积泪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