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0:18
原文展示:
彭婆馆逢韦判官使还 戴叔伦 〔唐代〕
受辞分路远,会府见君稀。 雨雪经年去,轩车此日归。 暮春愁见别,久客顺相依。 寂寞伊川上,杨花空自飞。
白话文翻译:
我接受了辞别,分路而行,路途遥远,在会府与你相见的机会稀少。 经历了一年的雨雪,今天终于乘坐着华丽的车辆归来。 暮春时节,愁绪中与你分别,长久漂泊的客人,顺从地相互依靠。 在寂寞的伊川之上,杨花无目的地独自飘飞。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此诗可能是在戴叔伦长期外任或游历时,遇到韦判官使还,感慨离别之情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彭婆馆与韦判官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久别重逢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相见机会稀少的忧虑。诗中通过对雨雪、轩车、杨花等意象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与韦判官在彭婆馆的分别场景。首两句直接表达了分别的无奈和重逢的稀少,中间两句通过对雨雪和轩车的描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归来的不易。后两句则通过对暮春和杨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愁绪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重逢,通过对分别场景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轩车”象征着什么? A. 艰难困苦 B. 归来的喜悦 C. 孤独无依 答案:B
诗中的“杨花”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孤独和无依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