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28
原文展示:
赠史开府 南天胡马独悲嘶,白首相逢话鼓鼙。 野战频年沙朔外,旌竿高与雪峰齐。 扁舟远泛轻全楚,落日愁看旧紫泥。 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
白话文翻译:
在南天,胡马孤独地悲鸣,白发的老友相逢,谈论着战鼓的声音。 在沙朔之外,野战频繁,旌旗的竿子高耸,与雪峰齐平。 小舟远行,轻松穿越整个楚地,夕阳下,忧愁地看着旧时的紫泥。 早晚会在瑶阶上归去,伏地奏报,独自能够画地取关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多写边塞风光和战事,风格雄浑豪放。此诗赠给史开府,可能是史开府在边疆任职,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其的敬意和对其边疆战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戴叔伦与史开府重逢时所作,诗中提及的“白首相逢”和“野战频年”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事的频繁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天胡马的悲嘶、老友重逢的情景、边疆战事的频繁以及舟行楚地的轻松,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诗中“旌竿高与雪峰齐”一句,以壮丽的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和战事的激烈。“扁舟远泛轻全楚”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戴叔伦诗歌的雄浑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事的频繁和老友重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事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雄心壮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南天胡马”象征什么? A. 边疆的战事 B. 和平的向往 C. 老友重逢 D. 往事的回忆
“旌竿高与雪峰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扁舟远泛轻全楚”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事的关注 B. 对和平的向往 C. 对往事的回忆 D. 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