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41
平生念丘壑,着我胸中云。
偶为山樊居,白云乱衣巾。
物类感湿燥,人情异莸薰。
奇峰霭朱夏,擘絮浮阳春。
兴来揽之游,要观尘外身。
我一生以来都在思念那山丘和沟壑,心中充满了云彩的意象。偶然居住于山林之中,白云在我身边飘渺,仿佛乱了我的衣襟和头巾。万物都因潮湿和干燥而有所反应,而人情则因不同的气候而各有不同的芬芳。奇特的山峰在炎热的夏天里笼罩着雾霭,像是轻柔的绵絮在春日的阳光中浮动。当我兴致来潮时,便想去游览这些美景,想要观赏那超脱尘世的境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丘壑”与“奇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宿云轩》创作于李弥逊隐居于山林之时,这种环境激发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体现了他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宿云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平生念丘壑”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接着,通过“偶为山樊居”描绘了其隐居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惬意。白云在他身边飘荡,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诗人也反映了人情的变化,特别是“物类感湿燥,人情异莸薰”一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暗示了人情的复杂和多样。最后两句“兴来揽之游,要观尘外身”,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的理想,渴望在自然中找到自我和宁静。
整首诗在意象上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使得自然与人心的关系在诗中得以升华,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高远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李弥逊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丘壑”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山丘和沟壑
C. 城市
诗中“物类感湿燥”表达了什么?
A. 物体对气候的反应
B. 人情的变化
C. 山水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