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词四首 其三

《竹枝词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23:25:19

诗句

鵁鶄对对恋蒲茸,郎去家门不记侬。

野李野桃零落尽,上滩莫遇石尤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25:19

原文展示

竹枝词四首 其三
作者: 魏称 〔明代〕

鵁鶄对对恋蒲茸,
郎去家门不记侬。
野李野桃零落尽,
上滩莫遇石尤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恋人之间的情感。鸳鸯鸟在蒲茸草丛中对唱,表达彼此的恋慕之情。然而,情郎离开家门,却对我毫不在意。野生的李子和桃子已经全部凋落,站在河滩上只感到风吹石头的孤独。

注释

字词注释

  • 鵁鶄(yuān zhā): 一种鸟,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 蒲茸(pú róng): 一种植物,常见于水边,象征着柔和的爱情。
  • 郎: 指年轻的男子,这里指恋人。
  • 侬: 方言,意为我或你,表达亲密。
  • 野李野桃: 指自然生长的李子和桃子,象征爱情的短暂和无常。
  • 石尤风: 指风刮过石头,传达一种孤独的感觉。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鸳鸯鸟,常被用来象征忠贞的爱情,因此其对唱的场景暗示了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称,明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尤其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出于魏称对恋爱生活的感悟,写于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恋人之间的深情与孤独。开头部分“鵁鶄对对恋蒲茸”,通过对鸟类的描写,展示了一种甜美的恋爱景象;而后“郎去家门不记侬”则转向失落的情感,表现了恋人之间的疏离感。后两句“野李野桃零落尽,上滩莫遇石尤风”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爱情的脆弱和孤独,尤其是“上滩莫遇石尤风”,给人以孤独无助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恋爱中的甜蜜与苦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鵁鶄对对恋蒲茸:描绘鸟儿在蒲茸上成双成对,象征着一对情侣的甜蜜恋情。
  2. 郎去家门不记侬:表达情郎离去后,对恋人完全不在意,流露出失落与孤独。
  3. 野李野桃零落尽:自然界的果实凋零,隐喻爱情的短暂与无常。
  4. 上滩莫遇石尤风:在河滩上,只有孤独的风与石头相伴,渲染出深深的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鸟类与蒲茸的描绘,比喻恋人间的和谐与甜蜜。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风与石头的描写,使自然景象生动,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恋人之间的甜蜜与失落,反映了爱情的脆弱与孤独,突显了人对情感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鵁鶄:象征爱情的忠贞与美好。
  • 蒲茸:柔和的环境,象征温暖的爱情。
  • 野李野桃:象征爱情的短暂与消逝。
  • 石尤风:孤独与寂寞的象征,传达失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鵁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爱情
    C. 自然

  2. “郎去家门不记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喜
    B. 忧伤
    C. 愤怒

  3. 诗中“野李野桃”指的是什么? A. 自然风景
    B. 短暂的爱情
    C.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与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作品进行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倾向于对家乡的怀念,而魏称的这首则集中在恋爱的孤独感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涵盖了《竹枝词四首 其三》的重要方面,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查询

读成布衣祭忠文 凤来山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其二 读黄寺丞十月十三日寄原甫诗因同作 美人诗二十二首 其十九 被酒 见观西人家石榴 春夜 溪上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三 庞巨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丙的词语有哪些 虎踪猫迹 九声 包含戕的词语有哪些 水底摸月 遗祸无穷 醇熙 龙字旁的字 牙清口白 邑字旁的字 根蟠节错 言字旁的字 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万苦千辛 行字旁的字 果报 霜露之病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