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04
燕归梁
细柳营中有亚夫。
华宴簇名姝。
雅歌长许佐投壶。
无一日不欢娱。
汉王拓境思名将,
捧飞诏欲登途。
从前密约尽成虚。
空赢得泪流珠。
在细柳掩映的营中,有位名叫亚夫的人。
华丽的宴席上,佳人们聚集一堂。
高雅的歌声长久地伴随着投壶游戏。
没有一天不欢声笑语。
汉王拓展疆域,思念着名将,
捧着飞来的诏书,渴望出征。
曾经的密约如今已成虚幻。
空留泪水如珠般滑落。
《燕归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欢乐的宴会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将视角转向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特别是汉王的征途和名将的思念,突显了士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前半部分对欢乐的描绘,形成了与后半部分对失落和虚幻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诗人在宴席的喧闹与汉王的壮志之间,暗示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关联,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思考。此外,丰盈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处理,使得整首诗在欢愉与忧伤之间游走,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逐句解析: 1-2句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宴会,细柳之下,名姝环绕,展现了士人生活的风雅。 3句通过“雅歌”和“投壶”展示了宴会的乐趣,体现了士人追求高雅生活的情趣。 4句强调了欢娱的日常,反映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5-6句转向汉王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7-8句则引入了失落的感叹,曾经的约定不再,泪水悄然滑落,表现出对理想破灭的悲伤。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宴会的欢愉与汉王的征途形成鲜明对比,象征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深刻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士人生活的欢愉与国家命运的沉重之间,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失落与无奈的感慨。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赵才卿的《燕归梁》,两者都表现了士人的孤独与追求,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赵才卿则更关注国家命运与个人理想的关系,展现了不同的主题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