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49
原文展示:
将适台州 曾几 〔宋代〕
风林何许著惊禽, 惟有台州旧所临。 避地妻孥虽在眼, 藏山文字却关心。 维扬大将金城固, 建业名臣天椠深。 说与单于归去好, 长淮边是杀胡林。
白话文翻译:
在风林中,惊飞的鸟儿何处栖息, 只有台州是我旧时的临地。 避难时,妻儿虽在眼前, 但心中更关心的是那些藏于山中的文字。 维扬的大将如金城般坚固, 建业的名臣学识渊博如天书。 告诉单于回去吧, 长淮边就是杀胡的战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舆,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南宋时期,因战乱避难至台州时所作,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学问的执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南侵,曾几避难至台州。诗中反映了战乱时期的动荡不安,以及作者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风林中的惊禽与台州的旧所,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的无奈与对旧地的怀念。诗中“避地妻孥虽在眼,藏山文字却关心”一句,深刻描绘了作者在动荡时期对学问的执着,即使在避难中,心中仍牵挂着那些藏于山中的文字。后两句通过对维扬大将和建业名臣的赞美,暗示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乱中的无奈与对学问和国家安定的执着追求。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期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藏山文字却关心”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执着? A. 家庭 B. 学问 C. 国家 D. 朋友 答案:B
诗中“说与单于归去好”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战争 B. 和平 C. 权力 D. 财富 答案:B
诗中“长淮边是杀胡林”一句,象征了什么? A. 和平 B. 学问 C. 战乱 D. 安定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