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0:13
原文展示:
大暑 曾几 〔宋代〕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白话文翻译:
烈日何时才能消逝,清凉的风无处可寻。 书籍随意堆放在枕边,瓜果在水中随意浮沉。 兰草和若草静静地生长,茅屋深深地隐匿。 在这样的酷热中,更应该珍惜每一寸光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舆,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酷暑中的生活状态和对时间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大暑时节,作者通过描绘酷热的天气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清凉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暑时节的酷热为背景,通过描绘赤日、清风、经书、瓜李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在炎热中的生活状态。诗中“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的渴望,而“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则描绘了作者随意的生活态度。后两句“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则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在酷热中更应珍惜时间的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在酷热中更应珍惜时间的思想。通过描绘酷热的天气和自己的生活状态,作者传达了对清凉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赤日几时过”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渴望? A. 清凉 B. 知识 C. 隐逸 D. 时间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描绘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严谨 B. 随意 C. 忙碌 D. 深邃
诗中“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深邃 D. 随意
诗的最后一句“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珍惜时间 B. 渴望清凉 C. 热爱自然 D. 隐逸生活
答案:1. A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