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12
《水调歌头(即席和金华杜仲高韵,并寿诸友,惟酹乃佳耳)》
——辛弃疾
万事一杯酒,长叹复长歌。
杜陵有客,刚赋云外筑婆娑。
须信功名儿辈,谁识年来心事,
古井不生波。
种种看余发,积雪就中多。
二三子,问丹桂,倩素娥。
平生萤雪,男儿无奈五车何。
看取长安得意,莫恨春风看尽,
花柳自蹉跎。
今夕且欢笑,明月镜新磨。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畅快心情。诗中提到,人生如同一杯酒,长叹和长歌都是为了抒发心中苦闷。杜陵的朋友方才赋诗,描绘了云外的优美景象。作者提醒人们要相信年轻人的功名,但又感叹自己心中的苦闷无人知晓,像古井一样静默不动。看着自己白发渐生,感慨时光流逝。对朋友们提问,不妨去问问丹桂的香味,借助素娥的美丽。人生中有过的辉煌和艰辛,男儿何必为五车之重而苦恼。只需把握长安的得意时光,不必为春风逝去而遗憾,花柳自会随之蹉跎。今夜我们尽情欢笑,明月映照着新磨的镜子,反射出无尽的欢乐。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南宋的爱国诗人。他的词风豪放,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常常融入丰富的历史典故。
《水调歌头》写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正值政局动荡、个人仕途失意之际。他通过酒宴与友人聚会,抒发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水调歌头》是一首结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词作,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开篇的“万事一杯酒”直接明了地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态度,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最终都化作一杯酒,或许是借酒浇愁,或许是对生活的洒脱。长叹与长歌的交替,恰如人生的起伏波动,既有感伤也有豪情。
词中提到的“杜陵有客”,不仅是对杜甫的怀念,也引发了对文人雅士相聚的渴望。词人对世俗功名的看法充满了矛盾,既渴望又无奈,表现出一种对年轻人的期许与对自身境遇的无奈。这种情感在古井不生波的意象中得到了升华,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后半部分提到“今夕且欢笑”,则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有过失意与磨难,依然选择在朋友面前展露笑颜。明月照耀的场景,象征着希望和新生,传达出一种乐观的情绪。整首词在对比与转折中,形成了一种深厚的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体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思考,既有对功名的期许,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终回归到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乐观态度。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功名与地位
b) 对人生的感慨与珍惜
c) 自然风光
诗中提到的“古井不生波”象征着什么?
a) 内心的平静与孤独
b) 生命的活力
c) 外界的喧嚣
“今夕且欢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珍惜当下
c) 对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