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57
老僧头风,一月两发。
见粥便呕,见饭便哕。
死又不死,活又不活。
使他诸人,冷地忙杀。
观音势至,候饥候渴。
文殊普贤,左提右掇。
才方起来,便翻著袜。
不问是非,乃棒乃喝。
呵呵云门,君子可人。
老和尚的头痛,一个月发作两次。
见到粥就想呕吐,见到饭就想打嗝。
死又不死,活又不活,真是痛苦。
看着其他人忙得不可开交。
观音菩萨在那儿等着施舍,
文殊和普贤在左右帮助。
刚刚起来,袜子就翻了。
不问是非,只是一味打骂。
呵呵,云门寺的风气,君子们都如此。
释慧空,宋代著名僧人,以其诗词和禅理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佛教的深刻理解,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病起》写于作者身患疾病时,反映了他在身体痛苦与精神困扰中的矛盾感受。作品中对佛教教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病起》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揭示了老和尚在身体疾病面前的无奈与痛苦,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对佛教信仰的思考。诗中以“头风”开篇,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痛苦的境地,接着用“见粥便呕,见饭便哕”形象地表现了他对食物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病痛带来的困扰。
“死又不死,活又不活”是对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生与死的模糊界限,表现了对存在的困惑。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他对周围人的观察,似乎在看着他们忙碌,却无能为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音与文殊的出现,象征着对救助的期待和对智慧的追求,但在病痛面前,这些似乎显得无力。
整首诗不乏幽默感,尤其是“翻著袜”与“乃棒乃喝”的描写,表现了禅宗教义的严厉与生活的滑稽,令人会心一笑。最后一句“呵呵云门,君子可人”则在对话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洒脱,似乎是对生活无常的接受。
整首诗围绕疾病展开,探讨了生死、存在的意义以及人对信仰的渴求与无奈,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哲学反思。
诗中提到的“头风”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周围人忙碌的态度是?
“见粥便呕,见饭便哕”表达了什么情感?
杜甫的《登高》与释慧空的《病起》均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杜甫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人生的无常,而《病起》则通过个人的痛苦揭示生死的哲学。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却都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