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26
青帝一微笑,恩光遍刹尘。
如何百草上,刚有未明人。
人人当节令,合故竟开新。
东山拄杖子,也自黑粼皴。
青帝微微一笑,恩泽普及在每一个角落。
为何百草之上,刚刚有不明的人?
人人都应顺应时节,旧的事物自然会重新焕发新的生命。
我在东山上拄着拐杖,亦感觉到自己的苍老。
作者介绍:释慧空,宋代高僧,以诗词闻名,作品多表现佛教思想与自然和谐。
创作背景:在春日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命的变化,表达对生命与时光流逝的感悟。
《春日示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与人类的关系。诗中“青帝一微笑,恩光遍刹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生机与希望。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变化,还深刻反思人类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如何百草上,刚有未明人”,这句话暗示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无知与迷茫,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感。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思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时光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强调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人对生命流逝的思索。
诗词测试:
“青帝一微笑”中的“青帝”指的是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未明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a) 明白道理的人
b) 不理解自然规律的人
c) 聪明的人
d) 年轻人
“东山拄杖子”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a) 年轻
b) 失落
c) 苍老与反思
d) 兴奋
答案: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释慧空的《春日示众》更倾向于内心的哲思,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加关注现实的艰辛与国家的动荡。两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