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7:27
塘栖道中
作者:金义植 〔清代〕
西风瑟瑟水泠泠,
人倚篷窗酒半醒。
秋老乍飞霜叶赤,
雨来旋失越山青。
卖丝市晚炊烟断,
舂谷声微野户扃。
前路凄迷何处宿,
愁听哀雁下寒汀。
在凉爽的西风中,水波轻轻流淌,
我倚靠在篷窗旁,酒意正半醒。
秋天来临,霜冻的叶子突然变红,
雨水来临,越山的青色瞬间消失。
卖丝的集市已在黄昏中炊烟散尽,
舂谷的声音在野外微微可闻,门已紧闭。
前方的路凄迷,不知何处可以栖息,
愁苦中听到哀雁在寒汀上低鸣。
作者介绍
金义植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江南,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金义植的诗风独特,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冬之交,描述了诗人行走在塘栖的情景,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内心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孤独。
《塘栖道中》是一首充满秋意与乡愁的诗作。诗的开篇便通过“西风瑟瑟水泠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无常。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是生命走向衰落的季节,诗中“霜叶赤”的景象不仅美丽,也蕴含了悲凉的意味。
“前路凄迷何处宿,愁听哀雁下寒汀”一句,展现了诗人的迷茫与不安。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感在此刻达到高潮。哀雁的低鸣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孤独,令人倍感心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使得作品深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交替时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旅途孤独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瑟瑟”形容的是( )。
A. 水声 B. 风声 C. 鸟鸣
诗人对“前路凄迷”的感受是( )。
A. 期待 B. 迷茫 C. 高兴
诗中提到的“哀雁”代表了( )。
A. 快乐 B. 悲伤 C. 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