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11
凉州词三首·其三
作者:张籍 〔唐代〕
凤林关里水东流,
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在凤林关的地方,河水向东流淌,
白草和黄榆已经经历了六十个秋天。
边疆的将领们都承蒙了主人的恩泽,
却没有人懂得如何去获得凉州的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凉州”在古代是重要的边疆地区,与边防和战争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边将”承恩于主,反映出当时边疆将领对中央的依赖。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年-830年),字希声,唐代诗人,籍贯为河东(今山西),他以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和战争情景,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盛唐时期,正值边疆防务紧张,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观和将领的生活,反映了对边疆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凉州词三首·其三》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观和将领的精神状态。诗的开头“凤林关里水东流”,不仅描绘出自然环境的宁静,也映射出边塞生活的孤寂与苦涩。接下来的“白草黄榆六十秋”,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展现出了漫长岁月带来的沧桑感,草黄树落,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荒凉。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则揭示了将领们对主人恩惠的感激,却转而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这句诗中的“无人解道”,意味着在这片荒凉的边塞,大家都忙于承恩,而没有人真正理解如何才能维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繁荣。
全诗通过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展现了边疆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凤林关里水东流”中的“水东流”指的是:
A. 水向西流
B. 水向南流
C. 水向北流
D. 水向东流
诗中的“边将”是指:
A. 皇帝
B. 边境将领
C. 平民百姓
D.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张籍的《凉州词》更加强调边塞的孤独与无奈,而王之涣则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积极向上的情绪。两者虽同为边塞诗,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更为昂扬。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