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0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05:59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亭亭祠宫桧,郁郁上云雨。
扶持几来年,造物心独苦。
青馀玉川润,根入铁岸古。
虽含栋梁姿,斤斧安得取。
沇洑地中久,骇浪思一鼓。
天柱屹不移,水国奠平土。
乾坤此神物,甲乙存世谱。
濑乡留耳孙,阙里传鼻祖。
秦松徒自污,蜀柏聊共数。
会待十抱成,兹焉重摩拊。
这首诗描写了一棵古老的桧树,亭亭玉立于庙宇之中,郁郁葱葱,仿佛直入云霄。它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造物者对它的心意是独特而苦涩的。青翠的水流滋润着它,根扎在古老的铁岸上。虽然它有着栋梁之姿,却无人敢用斧头砍伐。它在沇洑的土地上生长了很久,面对惊涛骇浪,心中向往着一声号角的激昂。它像天柱般屹立不动,为这片水土奠定了基础。天地之间,这样的神物,记录着世代的谱系。流传于乡村的耳边,阙内传承着祖宗的故事。秦地的松树徒然自污,蜀地的柏树也聊胜于无。期待那十个抱团而成的强壮身躯,今天我在此轻轻抚摩。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子明,号天锡,金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咏物抒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好问游历济南庙宇时,受到古桧树的启发,表达了他对古老文化和自然力量的敬仰。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通过描绘一棵古老的桧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古桧树亭亭玉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历久弥新的文化精神。诗中提到“扶持几来年”,暗示桧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对桧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类文化的敬畏与思考。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桧树形态的细致刻画,展示了它的高大与挺拔,结合“造物心独苦”,暗示自然的造化与人类的苦心经营。后半部分则转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及“天柱屹不移,水国奠平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类文化根基的关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体现了元好问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古桧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强调了历史的积淀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树种是什么?
诗中“斤斧安得取”意指什么?
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元好问的《济南庙中古桧》与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但元好问更注重文化传承与历史积淀,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