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9:10
倚危栏,斜日暮。蓦蓦甚情绪。稚柳娇黄,全未禁风雨。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那更听塞鸿无数。叹离阻。有恨落天涯,谁念孤旅。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是何人惹悉来,那人何处。怎知道愁来不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场景,诗人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夕阳斜挂,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嫩绿的柳树娇嫩而黄,似乎还未能抵挡风雨的侵袭。春江上万里波涛,扁舟在水面上轻盈地划过,耳边传来无数大雁的哀鸣。诗人感叹离别的艰难,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怨恨,谁来关心这孤独的旅人?眼前满是风尘,似乎一切都如飞雾般消散。究竟是谁在惹起我的忧愁,那人又在何方?怎能知道愁苦何时才能离去?
作者介绍:褚生,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某次旅行或者经历离别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故人的思念。
这首《祝英台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倚危栏,斜日暮”引入,搭建起一种孤独的氛围,夕阳的斜照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脆弱。接着,诗人描绘了春江的景象,通过“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来表现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自由,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不禁感叹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孤旅的无奈与对故人的思念。“叹离阻,有恨落天涯”一句,情感愈加深沉,展现出对远方的无尽怨恨与孤独的苦楚。在诗的最后,诗人以“怎知道愁来不去”作结,表达了对愁苦无法解脱的无奈与迷惘,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蓦蓦甚情绪”中的“蓦蓦”是什么意思?
A. 突然
B. 缓慢
C. 快乐
D. 悲伤
诗中“春江万里云涛”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A. 冷清
B. 壮丽
C. 凄凉
D. 温暖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与思念
C. 自由与无拘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褚生的《祝英台近》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以简洁直接的方式表达思乡之情,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