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0:24
胭粉香残可胜愁,
淡黄衫子谢风流。
但期死看江南月,
不愿生归塞北秋。
掩袂自怜鸳梦冷,
登鞍谁惜楚腰柔。
曹公纵有千金志,
红叶何年出御沟。
香粉的气息渐渐散去,难以抵挡心中的愁苦,
那淡黄的衣衫已不再风流倜傥。
只愿在死后还能看到江南的明月,
不愿再生回到寒冷的塞北秋天。
掩袖自怜鸳鸯梦已冷,
登鞍之时又有谁来珍惜楚腰的柔美?
即便曹公有着千金的志向,
红叶何年才能从御沟中漂浮而出呢?
吴芳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的追求,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逆旅题壁》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感慨,尤其是在旅途中对美景与过往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逆旅题壁》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伤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胭粉香残可胜愁”,以香气的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紧接着“淡黄衫子谢风流”,则通过衣衫的淡薄,暗示青春的流逝与风华的谢去。诗人在此表达了面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愁苦。
“但期死看江南月,不愿生归塞北秋”,更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江南的明月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而塞北的秋天则代表着孤寂与凄凉。诗人宁愿在死后享受那一份美好,也不愿再回到那种悲凉的生活中,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比,让整首诗更加动人。
后半部分“掩袂自怜鸳梦冷,登鞍谁惜楚腰柔”,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即使在追求爱情与理想的过程中,诗人也感到了一种被遗忘的悲哀。最后以“曹公纵有千金志,红叶何年出御沟”作结,既表达了对曹操志向的钦佩,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梦想的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与理想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整首诗围绕对青春、爱情的追忆与无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为惆怅与哀伤。
诗中“江南月”象征什么?
“曹公纵有千金志”的含义是?
“掩袂自怜”的意思是?
答案: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逆旅题壁》的情感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