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57
释疾文三歌 其二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
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
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岁月流逝,忧愁随之而来,如同东流的河水;
大地长久,天空亘古,然而人终究要共赴死亡。
明镜映照,羞于窥视十年的光阴;
骏马停下奔腾,已然走过几千里的路程。
麟与凤,自古以来吞咽着无尽的怨恨。
作者介绍:卢照邻,唐代诗人,以擅长五言诗闻名,作品多描绘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常常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人生感悟的背景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思索。
《释疾文三歌 其二》是一首哲理性极强的诗作,诗人以流水、明镜、骏马等意象,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诗的开头“岁去忧来兮东流水”便直入主题,表达了时间如流水般无情地流逝,而随之而来的则是人生的忧愁与烦恼。接着,诗人通过“地久天长兮人共死”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强调了人终究会走向死亡,这种对死亡的认知使得生存的意义显得更加珍贵。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运用“明镜羞窥”来表现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明镜虽能反射出过去的点滴,但却又让人感到羞愧与无奈,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麟与凤作为古代神兽,象征着人们心中的理想与希望,但却因历史的遗恨而无法实现,给人以深深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珍贵,催人思考如何面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和理想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唤起读者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
诗词测试: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中的“东流水”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麟与凤”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在最后提到“吞恨无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