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6:37
幽人蚤作月满阶,月随幽人登舫斋。推门欲开犹未开,猛香排门扑我怀。径从鼻孔上灌顶,拂拂吹尽发底埃。恍然堕我众香国,欲问何祥无处觅。冥搜一室一物无,瓶里一枝梅的皪。平生为梅判断肠,何曾知渠有许香。夜来偶忘挂南窗,贮此幽馥万斛强。却忆去年西湖上,锦屏下瞰千青嶂。谷深梅盛一万株,十顷雪花浮欲涨。是时雨后初晴前,日光烘花香作烟。政如新火炷博山,烝出沉水和龙涎。醉登绝顶撼疏影,掇蕊餐花照冰井。蜀人老张同舍郎,唤作谪仙侬笑领。如今茅屋卧山村,更无载酒来叩门。一尊孤斟懒论文,犹有梅花是故人。
幽雅的人早已在月光下走出窗台,月光也随他走进了他的书斋。推门欲开,却还没开,突然浓香扑面而来。香气直灌入我的鼻子,轻轻吹散了我的头发上的尘埃。恍惚中我仿佛置身于香气弥漫的世界,想问这种香气是什么,却无处可寻。仔细搜寻一室,却什么都没有,只在瓶里看到一枝梅花。平生爱梅深如肠,却从未知道梅花有如此芬芳。昨夜偶然忘了挂上南窗,把这幽香藏了万斛。想起去年在西湖,锦屏下俯瞰千青的山峦,山谷中梅花盛开万株,十顷雪花似乎要溢出。那时正是雨后初晴,阳光照耀下花香如烟。正如新火燃烧的香炉,散发出沉水和龙涎的香气。醉登高峰摇曳着稀疏的影子,采摘花蕊品尝花香照亮冰井。蜀地的老张同舍郎,称我为谪仙,笑着招呼我。如今我在山村的茅屋中更无载酒来叩门,只能独酌一杯,懒得谈论诗文,唯有梅花仍是故人。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宋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庐山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注重表现生活的细节和情感,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诗人在山村隐居,回忆往昔与梅花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梅花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淡然态度。
《瓶中梅花长句》是一首极具雅致和情趣的诗作,杨万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梅花的香气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诗中,幽人推门欲开,却被浓郁的香气所吸引,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与美好回忆。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它更承载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诗中对香气的细致描写,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猛香排门扑我怀”,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温暖和情感。而后,诗人通过回忆西湖的梅花盛景,进一步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对人事变迁的淡然与无奈。
杨万里在诗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的意境清新脱俗,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好。最后,通过“犹有梅花是故人”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即便身处山村、孤独一人,梅花依然是他心灵深处的寄托和故友,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梅花的香气,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对友人和过往岁月的思考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幽人”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南窗”是什么作用?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瓶中梅花长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杨万里更多地描绘梅花的香气和回忆,而李白则通过饮酒表达孤独与洒脱。两者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