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湖天暮景五首

《湖天暮景五首》

时间: 2025-04-26 21:53:17

诗句

湖面黏天不见堤,湖心茭葑水周围。

暮鸿成阵鸦成队,已落还飞久未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17

原文展示:

湖面黏天不见堤,
湖心茭葑水周围。
暮鸿成阵鸦成队,
已落还飞久未栖。

白话文翻译:

湖面与天空连成一体,看不见堤岸;
湖心的芦苇在水中环绕。
傍晚时分,鸿雁成阵,乌鸦成队;
它们已落下来又飞起,长久未曾栖息。

注释:

  • :这里形容湖面与天空融为一体,视觉上看不出边界。
  • 茭葑:一种水生植物,形如芦苇,生长于湖水中。
  • 暮鸿:傍晚时飞行的鸿雁。
  • 成阵:指飞行的鸿雁形成队形。
  • 久未栖:形容鸟儿飞翔很久,没有找到栖息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江西婺源人。他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游历湖边之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及情感的真挚流露。在那个时期,诗人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反映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湖天暮景五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边傍晚的宁静与美丽。诗作一开始,以"湖面黏天不见堤"引入,生动勾勒出湖面与天空交融的迷人景象,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接着,"湖心茭葑水周围"描写了湖中芦苇环绕的生动场景,展现出自然的生机。第三句"暮鸿成阵鸦成队"将视野转向天空,描绘了傍晚时飞翔的鸿雁与乌鸦,形成生动的对比,既有高飞的鸿雁,也有归巢的乌鸦,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和和谐。最后一句"已落还飞久未栖"则传达了一种孤寂感,仿佛在暗示着生命的流转与不安,给人以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受与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面黏天不见堤:湖面与天空浑然一体,堤岸在视野中消失,表现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2. 湖心茭葑水周围:湖中心的芦苇环绕在水中,描绘了湖泊的生机与活力。
  3. 暮鸿成阵鸦成队:傍晚时分,鸿雁成群地飞翔,乌鸦也在组队归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
  4. 已落还飞久未栖:鸟儿在飞翔中落下又起飞,似乎在表达一种没有归属感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黏天”比喻湖面与天空的连结,增强了意境的深远。
  • 拟人:鸟儿的活动赋予了一种生命的气息,使自然景象更具动感。
  • 对仗:如“暮鸿成阵鸦成队”,对称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湖边的黄昏景象,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面:象征着宁静与宽广。
  • 鸿雁:象征着自由与归属。
  • 乌鸦: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归宿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面黏天”是什么意思?
    A. 湖面与天空分开
    B. 湖面与天空连成一体
    C. 湖面很大
    D. 湖面很小

  2. “暮鸿成阵鸦成队”中,指的是哪种鸟?
    A. 鹅
    B. 鸽子
    C. 鸿雁和乌鸦
    D. 麻雀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孤独与思考
    C. 恐惧
    D. 生气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但杨万里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描写与瞬间的捕捉,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井陉 思古堂 延福寺 五峰岩 处士林知墓 哭朱龟岩 过留云堂书侄邃墨迹后 草堂 颂古十首 颂古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昭然若揭 山原 优赏 剃度 姑纵 害忠隐贤 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等价连城 凵字底的字 龝字旁的字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小字头的字 竖结尾的成语 包含供的词语有哪些 悔非 熟读深思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