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5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52:09
渔歌子·荻花秋
作者: 李珣 〔五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在秋天的荻花盛开之际,潇湘的夜晚,橘洲的美景如同一幅屏风画。
在碧烟缭绕中,明月洒下柔光,小船刚刚停下垂钓。
水面是我的家,渔篷是我的住所,鱼羹和稻饭是我常常的美餐。
酒杯满溢,书架上书籍堆满,名利的追求根本不放在心上。
诗中提到的“酒盈杯,书满架”反映了古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对名利的超脱。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尤其是陶渊明和王维等人的作品中。
李珣为五代时期的诗人,身处战乱时代,生活境遇多变。他的诗风清丽,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色见长,常常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渔歌子·荻花秋》创作于秋季,正值荻花时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从开头的“荻花秋,潇湘夜”开始,便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橘洲佳景如屏画”展现了自然的美,令人仿佛置身于如梦的仙境。接着,诗人用“碧烟中,明月下”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优雅,营造出一种轻松悠然的气氛。“小艇垂纶初罢”则把读者带入到平静的渔夫生活中,钓鱼的场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水为乡,篷作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生活的归属感,渔篷虽简陋却充满温暖,体现了对家和生活的热爱。而“鱼羹稻饭常餐也”则让人感受到渔民的朴实和满足,反映出一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哲学。
最后两句“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更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对名利的超然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荻花秋”中的“荻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酒
“名利不将心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C. 对他人的羡慕
“碧烟中,明月下”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白天的繁忙
B. 夜晚的宁静
C. 雨天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