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1:48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寒冷的西风中,天空中传来大雁的叫声,映衬着霜冷的晨月。
晨月之下,马蹄声碎,喇叭声低沉而悲切。
雄伟的关隘像铁一样坚固,如今我决心重新踏上这条路。
重新踏上这条路,苍翠的山峦如同大海,残阳映红了天际。
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领导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诗词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忆秦娥·娄山关》创作于1949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重要时期,诗作表达了革命斗争的艰辛与对未来的信心。
《忆秦娥·娄山关》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诗开头描绘了在西风中,孤雁哀鸣、晨霜明月的严寒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萧瑟的情感。接着,马蹄声与喇叭声交织,渲染出战斗的紧迫感,似乎在诉说着革命先烈们的艰辛历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深刻认识,尽管前方道路艰难,但他依然充满信心,决心迈步向前。这种情感在后面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得以升华,苍山的壮丽与夕阳的血色共同构成了一幅壮阔的画面,象征着革命的伟大与悲壮,展现了诗人心中不屈的斗志。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意象与情感的结合,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还反映了整个民族在历史转折期的勇气与希望,令人倍感振奋。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坚定的革命精神与对未来的信心,表现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决心。
诗中提到的“霜晨月”主要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甜蜜的回忆
B. 寒冷的孤独
C. 温暖的希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铁”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关隘的坚固
B. 斗争的艰难
C. 人民的团结
诗中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意在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革命的壮烈
C. 秋天的景色